几年前的暑假,我与家人一同去了海南旅行。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有著名的五指山、万泉河,神奇的原始森林,美丽的天涯海角,珍贵的历史建筑、文物遗址。在那次旅行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口著名的商业文化建筑街道——骑楼老街。
步入老街,映入眼帘的是前方不算宽敞的柏油路街道,两侧是灰白色调的骑楼。骑楼的结构很有特点,一般为三层左右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洋楼,底层架空,形成一两米宽的走廊,可以为行人遮阴挡雨,可是说是专为应对海南强晒多雨的气候特点设计的。在这些架空的走廊里,有许多小商小贩的铺子,里面摆放着颇具海南特色的商品,精美椰雕,漂亮的珊瑚……吸引着来往游客的眼球。上面的一层是人们居住用的,这样即应对了环境、利用了空间,还可以减少城市的用地面积,可谓一举多得。
骑楼之所以这么著名,不仅因为它独具特色的外形特点,还因为这些独特的建筑背后有着许多动人和感人的思乡故事,怀乡情节。有着一代代去南洋闯荡的海南商人身上的勇敢的闯荡精神和深沉的爱国信念。
走进骑楼,看着周围斑驳的石墙,好像可以听到每一块砖都在讲述着骑楼初建者的故事,我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700多年前,与时空对话,我看到南宋的谪臣、移民在这片炎热的土地上选址建屋。我站在走廊中央,望着对面迎接着熙熙攘攘的八方游客的骑楼,似乎听到了1930年间从南洋回国的商人们正指挥着民工把自己从海外带回的货物、建筑材料归类、摆好,手拿图纸,正要在此筑起高楼。他们的商铺搭起来了,各色的商品摆放好了,来往交易的人越聚越多,骑楼街道成了海南岛最富有也最热闹的所在……
我的思绪回到眼前,看着林立的高楼、街市上的咖啡厅、来往穿着清凉的时尚男女……那些建造骑楼的海南商人们,他们能否想见骑楼老街今天这样的繁华呢?
我想,他们应该会预想到!那些上百年、几十年前出海闯荡的海南商人。在他们的心中时刻都在想念着自己的故乡,所有在外吃苦积累的财富,都是为了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建设故园,圆心底落叶归根、守护桑梓的梦想。我通过寻找资料得知,“五角楼”就是一位文昌籍华侨用从南洋运回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正是因为这些闯荡南洋的商人们无时无刻不心系着家乡,想着如何为家乡做贡献,骑楼商业才会如此繁荣并延续至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近黄昏,骑楼老街上亮起点点灯光,为古朴而不失现代的街道又增添了一份时尚,来游玩的人越发多了。这无言的骑楼就像一位穿越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着海口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发展成口岸,又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口岸发展成如今的省会城市。无论何时,骑楼会承载繁华,风采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