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题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暑假,我便去一览黄山风貌。
初入黄山景区,便可见四围群山高耸入云,郁郁青青,仿佛数位披着碧玉铠甲的战士在护卫着我们。迫不及待的登上云谷寺索道,我的心情异常激动。缆车逐渐加速,我的心跳也随之变快。不一会儿,我的紧张之情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惊喜与赞叹:脚下是青山翠竹,两旁是奇松怪石,我的眼睛有些应接不暇了。经过两山之间,却见那山巍峨挺拔,既气势磅礴,又清秀潇洒。若这山化为人形,怎么说也是位“万人迷”的帅哥吧!
话说那奇松怪石,可谓玲珑俊俏,最吸人眼球了。松树层次分明,枝条平伸,远看似壮汉,近看是仙女。那奇石形态各异,像狮子耍球,像孔雀开屏,像仙人指路……再配上些许好看的花纹,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一下索道,便被眼前景色吸引。近观奇松怪石,竟也如此美丽!走在花岗石路上。两旁美景层出不穷,一会儿,便来到了玉屏楼。一旁,身在岩石之上的迎客松果然名不虚传,像位巨人,伸出双手,招来五湖四海的游客前去观赏。来到围栏边,跳望远处,呵!又是一番美景。山峦连绵起伏,若隐若现,阳光照耀,云雾缭绕,山岳潜形,如诗如画。我开始联想,那群山之间,会不会住着位仙人,召唤青山守护这座美丽的城市……
开始爬山了!我与朋友走在旅游团前头,虽然人山人海,却不碍我们“插队”,不一会儿便超旅游团很远。一路山势险峻,山路陡峭,伸头望下去,即是千米峭壁,不免令人胆战心惊。许久,终于来到了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的峰顶。站在顶端,感觉太阳是那么近,白云似乎就在面前。眺望远处的山峰,皆清秀绮丽,可惜人堵的水泄不通,尚未仔细品味,只好先下山。
又走过许久,到了鳌鱼峰脚下,这是黄山最形象的一座山峰,好似乌龟的脊背。山峰突起处就像一个大鱼嘴,这便是著名的“鳌鱼驮金龟”。登上山顶,远远望见光明顶上的气象球与蓝天白云相称,可惜相隔甚远,可望而不可及啊!“眼是孬种,腿是好汉,怕什么?一定会登上去的!”心里想着,眼睛盯着,鞋子动着,竟没用多久便来到山脚。
这时,远远望见山路上许多樵夫,用扁担挑着几箱水往山上运。“走,追上他们!”朋友说。一会儿,来到了他们身旁,只见他们都十分矮小,黝黑的皮肤佝偻着背,却非常结实。艰难的迈着步伐,汗水似雨滴般往下淌,让人看着都心疼。
路很宽敞,边上有许多游客吃饭。垃圾桶也很别致,在山角处用水泥围起。一会儿便到达了光明顶,气象球好似一个大足球,对于热爱踢球的我来说,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山顶的人川流不息,有坐着休息的,有谈笑风生的,也有在停机坪上忙着拍照的……我们原想就地解决午餐,远望飞来石座落在远处山顶,很是神奇壮观,像个大仙桃,让人忍不住想上前咬一口。“我们午饭,就吃它吧!”我指着飞来石,笑着说。于是,我们又踏上了去往飞来峰的路上。翻过一座山头,终于来到飞来石下。抬头望见这黄山怪石的代表,又是那么雄伟壮观。
坐在路边,听着鸟儿歌唱,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樵夫,我们做上了自热饭。正煮着,远远望见那已离开许久的莲花峰,周围自然形成朵朵花瓣,栩栩如生,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饭后,我们又折回光明顶与旅游团会合,便一齐翻过白鹅岭,乘着索道,回顾那些路过的美景,征服的山顶,忽觉有些自豪与满足,但终究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黄山。
黄山之绮丽,可谓中国第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