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转印金石,篆刀划过金石,行云流水间金石慢慢开裂,美好的石面被一处崩裂打破……我意识到我这方章要难以成功。在篆刻艺术之路前行,重重困难如同高山与岩石般阻隔。
于是,我努力尝试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实践。先练习基本笔画。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提刀顿刀,控制好力度,把每一种笔画都写熟练,最后再完美地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字。我努力地练习,常常手指被刀划破;练习的金石在墙角摞了厚厚一堆;我一次次忍着手的酸痛,一遍一遍执着地练习。渐渐地,我笔下的章有了生机,不在不听话的裂开。
一次次努力,成功就像盛开的绚烂烟火,在黑暗中展现出了坚韧的姿态。随着技艺的进步,我获奖渐丰。
可是后来,老师的话语又在耳畔响起:“想要写得一手篆法,必要经过长久的调整与练习。就如同人生一样,想要禁得起细品,必要经一番雕琢。篆刻之道唯有静心思量探索,哪有这么容易成功呢!”
我困惑,我的篆刻得似乎不够牢固,像紧绷的钢丝,没有力量和美感就和机刻差不多。看着老师轻擁衣袖,刀笔斗转间,苍劲有力的字体在金石上浑然天成。虽然章上没有底稿,但是底稿仿佛在老师的心中,直刀切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这手法,在这天地之间方寸之下完成了印刻。望着老师专注自拔的表情,我找到了问题之所在:篆刻不是单单的笔直与弯曲,它有着书法同样的高古苍劲,也有笔锋和流转。
我再次努力尝试,专注细品。深入了解点、线、面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运用好这种关系和变化。将点线面制作成各种不同的美,让它们变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理念、有趣味的美。临摹时,我渐渐发现形似易而神似难,想要达到形神兼备,一定要有耐心地临摹他的每一件作品。品味和篆刻,仿佛坐看云起时,又仿佛“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也仿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深远无穷。
就这样,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砾带来的疼痛,丛生荆棘带来的拦阻,都是我们想要到达山顶的代价,而这个过程,一定是值得的!这几年,我与篆刀为伴,与金石为友,用心领悟篆刻之道。尽管篆刻之路漫漫,我坚信终有所获。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的叙述完整、流畅,如果能更加注重细节,如心理活动等,文章会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