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是一个人内心的归宿;情,是人心间的情愫、执念。故情在我心中是个大竹筐,承载着我的童年,也承载着我与故乡绵长的情感。
小时候,清晨起床,木质的房屋前,风摇曳着房上的茅草。空气中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亲吻着我的脸颊。
“娃,快来,快来!”爷爷冲我喊道,我寻声来到后院。“你看,我给你编竹筐哩!”我搬了个小木凳,坐在爷爷旁边,看着地上切好的竹片条,一穿、一压成了竹筐的骨骼、肌肤……“爷爷,您留着两个大窟窿眼儿干什么呀?”我盯着两块空白纳闷。“那个呀,那个是用来编背带儿的!”
哦!我快活了,原来这竹筐是爷爷要带我去赶小驴儿啊!大爷爷编完了,我便跳了进去,说:“快跑,快跑!”初升的太阳还泛着红晕,淡粉的,照在驴背上,也照在爷爷和我的身上。小驴驮着爷爷沉甸甸的大布袋子,爷爷驮着我,也沉甸甸的,驮起了我在故乡的童年,也驮起了对我朴实的爱……
八年后,我又回到故乡,木质的茅草房变成了如今的白墙小瓦房。当年的小驴已不在,爷爷也因岁月消磨了筋骨,只是耳边的声音依然熟悉:“娃,怎么不来吃饭?你奶奶晚上做了腊肉,要吃热的!”说着,爷爷把饭用纱罩罩起来,便去了厨房。我凑进饭桌轻轻坐下来,目光却在寻找着童年的“记忆储存片”——大竹筐。
我目光最后停留在了木柜子的底层,正当我要打开玻璃门时,奶奶从厨房出来,笑着说:“猜你就在瞧那玩意儿,老头子把你小时候的玩具都给装里面啦!”红皮的拨浪鼓、电动的越野车……都在!爷爷把他们连同竹筐一同放在这南方屋里少有的,不潮的地方,可我的心里却是潮潮的。我从衣兜里拿出路上买的核桃串,拿了一张纸,写到:“爷爷,谢谢您!这么多年来一直珍藏着我儿时的玩具,保留着我最爱的大竹筐,感谢您一直给予我们全部的爱,我没有什么能送您的,知道你喜欢小玩意儿,就把这个核桃串送你吧!”我轻轻的把他们放在竹筐里,带上柜门……
从前,爷爷用竹筐驮着我成长,如今也该我把酿了多年的温暖爷爷,送给用爱滋养着我的故乡。
时光虽逝,但我与爷爷之间的感情从未变过——乡情永在。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情感真切。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