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姑娘”

初一 叙事 722字
2023-05-28 16:05:33

严格来说,我的所有家人都算是北京人,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外地风土民俗的热爱,记得小时候,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回到老家长春,体会那悠闲淳朴,又怡然自得的风情。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特殊的果子叫做“姑娘儿”,这种果子在当地十分常见,并不算是珍贵的品种,却备受大家喜爱。“姑娘儿”通体金黄,如樱桃般大小,仔细擦洗过后,又会透出一丝水晶般的亮色,好似刚被清洗过的黄宝石。放到嘴中,轻轻咬破那松软的果皮,让里面酸甜的汁水溅射到嘴里,也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我回到老家,可不仅仅是为了品尝这鲜美的果子,更重要的是参加那场打果子的盛会。

每到夏天,当“姑娘儿”果成熟的时候,全村人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默契的聚在一起,举办一场打果子的盛会。每到那时,我总会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果林旁凑凑热闹,看着一颗又一颗果子被大人们摘到篮子里,我们心里都已经乐开了花。大家似乎都已经在想象如何大口的吞咽着美味的食物,口水大滴大滴的落到地上。偶尔有机会时,我们也能爬上树梢,亲口尝一尝刚成熟的果实。这几个孩子与我其实并不十分熟络,但每到摘果子时,我们却总有种说不出的默契。几个轻巧灵活的小孩子像猴子一样飞快地窜上了树梢,熟练地摘下果子,而我们剩余几人则站在树下全神贯注地等待果实落下,个个神紧绷,似乎让一颗果实摔到地下,就是犯了什么深重的罪孽。

摘完果子后,每个人都会带一份自己回家吃,记得那是我最常做的事,就是静静的守在厨房门口,等待一份“姑娘儿”大餐被端出来,每到这时,无论外面有什么新鲜的事,都无法再吸引我的注意。

如今想来,我已经许久没有回过老家了,即便回去,想必也对打果子没有儿时那般热情,不过我不会忘记那美味的“姑娘儿”果,不会忘记儿时那美好的回忆,更不会忘记老家长春那风尘素朴的民俗。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取材独特,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