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桃花泥

初一 叙事 858字
2023-05-14 21:53:51

故乡三月,春风开始吹了吧,那些花儿也开了吧。

记得上小学时的一天下午,淅沥的春雨渐渐收起,放学的钟声叮当响起。忘了什么原因,也许是发了新书本书包沉,或许是道路泥泞,老师动员男同学,送一下家远的女同学。在那个时兴好人好事的年代,帮助同学就算是做好事,大家都很积极。我被指派送一个叫小梅的同学,她的家在附近山岗下的一个小村落,名字叫“弹花机沟”。

一路无话,只是比赛着背了几篇课文。走在乡间碧绿的麦田,好似茸茸的绿毯,起伏蜿蜒在山岗,这种绿漫山坡、毯铺田野的景色,直到多年以后,到了新疆江布拉克看到百里麦田时竟感觉似曾相识。拐过一道弯,几抹雨后烟云的粉红跃入眼帘,沟里堰上散落着不少桃树,春风吹过,几许花瓣飘落。那时还没学过《桃花源记》,还不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乡村的孩子对如画的自然美景也习以为常。看到桃花,就到了村口,我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可我还有个想法,觉得这名叫“弹花机沟”的村子肯定弹花机多,就想让小梅带我去村里看看弹花机。毕竟少年青涩,终未能开口。后来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学,就再也没机会去看弹花机。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年春天回老家探亲,特意嘱咐开车接我们的堂弟,路上拐到“弹花机沟”去看看。堂弟不解,我说了缘由,他哈哈大笑:哥,这个村正式名不叫“弹花机沟”,是叫“桃花泥沟”,念转音了。念转音是老家方言中一个特殊现象,比如,黄庄念成火庄儿,杜村念成跺村儿,王沟念成瓦沟,等等,不少地名都念转得与原字义相去甚远。小时候一直以为火庄儿的人爱烧火,跺村儿的人爱跺脚,瓦沟里瓦片多,每每想起,忍俊不禁。老家方言里念转音的现象大多在地名里有,至于为何,至今不解,以至于富有诗意的桃花泥沟被生生被误成弹花机沟。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桃花泥沟的村口,眼前碧绿犹在,桃树已然不多。红泥年年只相似,桃花依旧笑春风。

漫岗下的桃花泥沟,如今也有了新变化。这些年国土绿化深入人心,沟沟坎坎都种上了树,家乡人爱绿增绿护绿的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正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

三月的故乡,春风荡漾,十里花香。几度梦春雨,燕飞桃花泥。桃花泥沟,也是乡愁。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取材真实,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