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周围的世界变得嘈杂起来,头上的灯光也亮了,周围的世界却变了个样。我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向四周望去。身前只有一茶几,一大鼎,挤上一盘中的方肉似乎还未凉却,仍有一丝余香飘绕在上方。
不远处,一群人用桌子围成了一个论台。桌子的中央,正有一位素衣男子侃侃而谈,“彩——”周围也是接连不断的大声喝彩。我忙问身边的侍女此处是否是洞香春,侍女回答是。我看着眼前的布衣男子,心中的那个身影逐渐清晰,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鞅。我想起了自己曾听到过的那个故事,大声喊了一句:“先生若有兴致,在下愿在棋室奉候先生。”话音未落,我便消失在了人影深处,离开了酒肆。
我在棋室里静静等候着,果然,不到一炷香,卫鞅来了。他静静坐在我的对面:“先生先请。”我也没有推辞,凭着仅学的一点棋艺,与卫鞅纠缠起来。几十个回合以来,我明明先占据了上风,却在与其周旋时渐渐败落下来,我急忙问起其中道理,卫鞅大笑道。 :“围棋之道,天道人道交合而成也。大地现出茫茫原野,居民点点布于其上,变成人间棋局也……”
我看着卫鞅,看着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身材修长,一只白玉簪横插在发束中。他虽很年轻,但却有一双锐利深邃的眼睛,脸庞棱角分明,沉稳的举止中透露出一种冷峻高贵。待其说完,我不禁深深鞠了一躬……“先生有如此大量,欲去往何处?”“在下不知,望先生指点迷津。”我想动嘴唇,却说不出话。一想起日后他将会被行车裂之刑,我的心就隐隐作痛,但我的良知告诉我,该说的必须还得说:“先生去秦国,此为最妥当之处。”“在下看先生似乎有所避讳,没事儿,说便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告诉了卫鞅告诉了他若去秦国,日后必会行车裂之刑的事。卫鞅若有所思,又突然放声大笑:“若能为国而死,为国捐躯,鞅又怎么会死有所怨呢?”
我震住了,这该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才能说出来的话啊,纵然赴死,为国捐躯,义不容辞。我望着眼前的这个少年,他的形象再度被提拔起来。成了藐视这世间一切的一尊巨人,不,应该是神!
眼前的一切如泡影般消失了,我醒了过来,还在床上。但不知何时,脸庞多了两道清泪的痕迹……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细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