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景泰蓝

初一 叙事 1192字
2023-03-01 22:57:36

一根根铜丝,勾勒出华美的图案;一粒粒细沙,洒上美丽的颜色;一团团火焰,融合着沙粒与瓷器。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

哒,哒……一声声清脆的哒哒声回响在我的房间,那是缕丝板碰撞的声音,漆黑的夜空中,闪烁着无数的星星。而我的房间,只亮着一盏台灯而已,有些明亮的灯光下,铜丝反射出的光芒也就格外耀眼。蓝色与白色的沙相继滑入调沙杯,均匀地洒入铜丝掐成的图案中,悄无声息地洒上水,晾干后,一幅景泰蓝山水工艺画就完成了,那排排画作,让我想起了第一节景泰蓝课的时候……

那时,选择校本时,我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一眼就相中了它,怀着激动又迷茫的心理,走进了教室。

叮铃铃,叮铃铃,有几许刺耳的上课铃响了,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她戴黑框的眼镜,手指灵活而细长,她带了几幅山水画,都是用景泰蓝工艺画画的,让我们相互传递着看。看完后,她微笑地对我们讲起了景泰蓝的发展史:景泰蓝诞生于宫廷,也从未走出过宫廷,直至近代,出现了景泰蓝工艺画,才使人们渐渐了解了这门艺术。景泰蓝工艺品分三步,分别是:掐丝、点蓝、烧制。在以前,景泰蓝是身份与地位的凭证,是皇室权威的象征,精美而大气的景泰蓝工艺品可以被当作镇宫之宝,至今为止,也被当作国礼送出。如中国加入联合国时,便送去了景泰蓝,上面有凤凰、牡丹、和平鸽等吉祥事物,寓意世界和平。

在讲完发展史后,我的心并没有那么紧张了。接下来老师又讲起了传统的形态工艺品如何制作:在底形上加上铜丝,用天然的胶把它们完美的粘合在一起,铜丝要缕直,形状要准确。接下来就是点蓝,在上面撒上细沙,传统的彩砂都是干净的细沙与彩色颜料混合而成,待着一切准备完成后就是烧制。烧制如烧制瓷器一般,要把铜丝、细沙完美的与底形融合在一起。在烧制成功后可以再加一些细节,这样一件举世无双的景泰蓝工艺品就完成了,想要烧制成功可不容易,火候要恰当,因为沙子烧的温度高了就化了!

在动手制作之前,老师又讲解了一些关于现代景泰蓝工艺化的知识,我轻轻的尝试在底板上画出一个兔子,把铜丝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在底板上的纹路上粘上胶水,把铜丝贴上去,接下来就是反反复复的掐丝,掐丝,掐丝,再掐丝……

终于,我把铜丝都掐完了,我拿起小刮刀,轻轻地挑起一些白沙,洒在小兔子的身上,挑起一些橙沙,洒在胡萝卜上……再把蓝都点完后,我喷上了水,按照老师教得轻轻的敲打底板,使水均匀地铺在上面,老师把我的画拿走,过来一会儿拿回来时画已经干了。看见自己的第一幅景泰蓝工艺画,我的嘴角上扬,表面上只是一个微笑,但心里已经比吃了蜜还甜了!

叹,让外国人都如此惊叹的景泰蓝工艺,现在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又有几个人会做呢?华夏儿女,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不少,不要只追求时髦。羡慕外国的礼服,不如先回来看看中国的唐装;羡慕外国的王冠,不回来看看中国的凤冠;羡慕外国人的金发,不如看看自己的青丝。但如果这些没有人继承,也许也很快会在时间的河流中悄悄滑走,成为历史上的失传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