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初一 叙事 620字
2023-02-08 22:36:21

“空钟一抖笑苍颜,众变繁姿若等闲。”空竹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千百余载的厚重历史,最初盛行于王公贵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艺如今已深入至寻常百姓家。提抖转收之间,是一幅鸾飘凤泊的水墨,是一曲余音绕梁的清歌。于我而言,空竹的魅力不仅在于收放时的潇洒,更在于制作时超越自我的过程。

我的叔叔是一个老京人,他可是远近闻名的空竹制作高手。每逢假期,我都会来到叔叔家做客,长久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对制作空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的空竹外表平平无奇,实际上制作步骤却有十七个之多,而其中最难的便是锯竹筒,竹筒正如航船的龙骨一样,如若尺寸不对,那么即便外表的流纹再精美,也无法避免折戟沉沙的命运。在屡战屡败的尝试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诀窍,也成功切割出一块尺寸合适的竹筒来。

竹筒成型后,便是雕画的环节。用拇指按住刻刀,食指在一旁托住,竹子上便徐徐留下流畅的线条;接着,左手按住竹板,以右手为圆心向上旋转,竹板上便留下优美的半圆……看着自己亲手刻制出的空竹,我的心中充满了愉悦的幸福:两只竹口分列两侧,宛若行军的鼙鼓,中间一根竹竿串联,使整个空竹如漏斗一般。竹口上刻着九只小鹿,造型灵动,栩栩如生;另一边则画有三只嬉戏的小兔,自然也是活泼可爱。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做空竹亦如漫步人生,在晦暗的阴雨中,鞋袜上沾满了泥泞,步履也常常蹒跚,然而,只要怀揣着笃行不怠的意志,终能超越自我,见到希望的曙光。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是一个做空竹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