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刚开始,我们就去贵州游玩了。
贵州以“辣”著称,但我觉得贵州游却是美味多滋的,贵州的味道,在美食里,在空气里,在笑声里……
先来说说贵州的辣。“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贵州香辣、麻辣的气息无处不在,贵味辣,以辣为先,深藏在各式的美食里。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我们江浙平原的辣劲儿自然不相同。辣椒在合适的时节采摘,经过人工炒制,在石臼里纯手工捣碎腌制,加上贵州、四川等地特有的花椒调味,倒入酱坛并存放于地窖里。封坛一周后,取出的辣椒香味扑鼻,辣味十足,融于各色食材,咸香中透着辣,成为贵州菜特有的标志。我们第一天到贵州,虽然对“贵州辣”有所耳闻,吃饭时特意提醒服务员少放辣,但还是被辣得哇哇直叫。即便如此,我们手里的筷子就是停不下来,越辣越想吃,越吃觉得越香。最后,个个嘴里像冒火似的,只好不停地灌水喝,口中嘶嘶声不停,好像蛇儿吐着信子,额头蹭蹭冒汗,想必,贵州人家里炒菜的锅都是辣的吧!
贵州的味道还是凉的,浸润在山水与空气之间。我们先搭乘索道,随后徒步到达海拔2777米的阿西里西大韭菜坪最高点。高山连着草甸,让我们真正感受了一回“一览众山小”。我们立刻打开手机查看气温,发现白天的温度居然只有17摄氏度,真是不负贵州凉都的美誉啊!我们慢慢地走在游步道上,空气与山脚下的截然不同,是那么清新自然。眼前的白云时而翻滚,时而安静,时而变得触手可及。拍照时,我又是举手,又是吹云,还找好角度,把云朵都“吃”进嘴里了!我张开双手,仰天深吸,让凉凉的空气钻进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尽情感受着贵州的凉爽。
贵州的味道更是甜的,藏在旅人和牧民的笑声之中。牧民们拉着马儿,用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招呼我们骑马,说带我们走游步道,看看那到不了的峡谷瀑布。我们一群人甚是好奇,一一坐上马背,走在峡谷的边缘,一路上问这问那……牧民们没有一点儿不耐烦,腼腆又热情地给我们解释缘由。他们还特地让我们留出很多时间,笑着说:“马儿累了吃会儿草,你们难得来一趟贵州,应该慢慢欣赏我们贵州的大峡谷和瀑布。”远处的大峡谷格外雄伟壮阔,瀑布声更是震耳欲聋。马儿乖乖地吃着草,牧民们围坐在一起打趣等待。特别是我骑的那匹大马,在阳光的照射下,毛色更加明亮,更显得膘肥体壮,肚子好像吃得大了好几圈。在返回的路上,我的马儿因为吃得实在太多,悄无声息地拉了很多“宝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牵马的牧民也憋不住笑,“骂骂咧咧”道:“就数你最能吃!”他还伸手轻轻拍了拍马屁股,那笑容在黝黑的脸上是那么灿烂,那么幸福甜蜜。
贵州的味道是辣的、凉的、甜的……贵州的味道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等待疫情过去,我们可以到处走走,认真感受大好河山的各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