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的酸甜,就如我们的生活,有甜,有酸。
——题记
糖葫芦,我们这也叫它糖球。外面的糖硬硬的,咬下一口脆脆的,里面的山楂非常糯,有些酸,但是搭配上糖外壳,酸酸甜甜刚刚好,是我小时候的最爱。
小巷里
“冰—糖—葫芦——”在小巷卖糖葫芦的音调是比较优美的,就如同男高音的演唱一样,悦耳动听,却又有几分沙哑。在小巷里卖糖葫芦的,卖的种类也比较少。每当我听到这声吆喝时,不管现在在干什么,立马向姥姥要两个硬币,攒在小手里,吧嗒吧嗒的跑出门,买上一串红彤彤、亮晶晶的糖葫芦回来。我那时也比较小,通常买回来的糖葫芦能吃两三天。
大集上
在大集上卖糖葫芦的通常不怎么吆喝,一是因为赶集的人多,二是因为种类多,有水果的,无核的,扁的,山药豆的,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张高粱纸,脆脆的,放到嘴里就化了,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去大集上卖糖葫芦可就自由了,我通常会买两三串回来,买一串水果的:红红的草莓,甜甜的橘子,有时还有哈密瓜呢。无核的也不错,吃的时候不用吐核,别提多过瘾了。
自己做
有一次我看这个糖葫芦的构造貌似挺简单的,我心里就在想“我能不能自己做一个糖葫芦呢”说干就干,我准备好了一根长竹签,六个山楂,还有白糖,我先把山楂全部穿到了竹签上,再把白糖直接放进了锅里,想着多熬一会,这样才甜。结果五分钟后我还没把糖全部倒出来,有的糖就沾锅上了,但是那时也不懂,就想“没事没事,画糖人的老爷爷那个锅不也是有很多糖吗”于是接着把🍬倒在了山楂上,倒完后我发现山楂黑乎乎的,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就把它给忘了。
小小的一串糖葫芦承载了我童年的大部分欢乐,如果你心情不好的话,就来一串糖葫芦吧!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真切。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