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冰冷的硬币,内心却暖意满满。
我是一位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村里小学毕业后,由于乡下教学资源的匮乏,我被迫在20多里的城里上初中。而我来往于城乡之间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一天两趟的公交车。
因为周末只有一天的假期,所以我必须在周日早上5:30时起床,才能赶上第一趟公交车,才能感受我的第一堂课。而在夏日时还轻轻松松,但在冬日里,这时都是漆黑一片,寒风刺骨。所以家人们为了我的安全,家中唯一会骑电瓶车的爷爷便担当了在冬天时送我赶车的这一责任。
5:00起床,此时马路上寂静无声,空荡荡的。只有早餐店里的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这种声音在毫无止境的马路上回响。这时我的爷爷会花七块钱买一碗加肉加蛋的炒粉给我。但我从未看过他吃,每次问他,他总会说:“等会儿回家,我喝粥,粥喝了更暖和。”
看着天空逐渐泛白。人也越来越多,此时天蒙蒙亮。而此时车才从遥远的马路一端驶向我们。我的爷爷总会站在马路的一端,看向马路在视野的最远端,等待着车辆。当车出现时,开心的向我招手。让我做好准备上车,生怕我没有位置。
我爷爷不仅在送我上初中的这三年里熟悉任何时刻的公交车的班次,而且养成了存着硬币的习惯,因为在我上学时一趟一个硬币,他为方便每次口袋里一有硬币,便会放在壁橱里供我使用。到现在这个壁橱已堆满了如小山一般的硬币。
到了快上车的时候,他则会“趁乱”塞给我零花钱。递钱过来的手指已被肿成了香肠形状,手上还有深深的裂痕和厚厚的老茧,指甲里还残留着泥渣。而就是这双手把我送进了学堂。我无法想象这双手机经历了什么,也不敢想象。他递过来的这几枚硬币在我手里冰冰凉凉的,但我的心却是暖暖的。
现如今我已不用在寒冷的冬季里早起赶车,而我的爷爷仍用一个小小的箱子装着他收集的硬币,这是一段十分温暖的回忆。
谢谢您,爷爷。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流畅,取材真实,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表达了作者对爷爷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