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

初一 叙事 761字
2020-05-23 17:28:34

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幼时的我便与书结上了不解之缘。晚上经常躺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着童书中的故事,在懵懵懂懂中我似乎觉得,天地万物的道理都隐藏在这书香之中。穿过童年与青春,书的冠名词已不知有多少,它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变换着容貌,如影随形。

再大了一些,我便会识字了。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奶奶叫我吃饭,而我却沉迷在书海中,我正在想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鞋子丢了,在这么冷的天,她会怎么办,我为她而感到着急,而更多则是同情她的遭遇。

"唉!你这孩子呀!都叫了多少遍,还不吃饭,你说你这看书看的,半小时前还说自己肚子饿了嘞。″奶奶略带责怪的语气说道。这时,奶奶的话将我从书海中拉了出来,使我清醒了。"呃……我这看的太入迷了嘛!我都不知道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样了?所以没听到催促声嘛!”我说道。"而且古人不是都说书中自有千钟粟"我若有所思地说道。而奶奶却被我的话给逗乐了,说到"哟!现在学会引用古人说的话啦!可以呀!”

的确,书带给人精神食粮,可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上了初中,我迷上了现当代经典小说。我徜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所构建的那个世界,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窖洞,两个黑馒头……许许多多少平上学时的画面一一浮现在我面前。小说中的种种人情事故,也如细流般流淌在我的脑海中。

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尽管只有高小文化,少安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使他对社会有着超出一般农民境界的独到理解。他六岁开始干农活,十三岁辍学帮助父亲撑起了整个家庭,十八岁成为了双水村的生产队长……透过少安,我看到了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庭的艰辛不易。现当代的经典小说让我着迷,让我了解到了千姿百态的世界,品尝到了不同人生的滋味。

鲁迅笔下的中国农民让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老舍笔下的老北京让我替那些下阶人民而感到愤愤不平;

张爱玲笔下的民国女子让我感慨爱情的神奇;

石铁生的《来到人间》让我感受到了母性崇高品性及父性伟大牺牲精神。

读书让我受益匪浅。

未来路上,愿书籍与我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