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石,不是一块石头,更与“火焰”无关。
火焰石是一个村子,距巴东县城20余里。村子背后是悬崖峭壁,顶端便是大面山景区,其重要景点“蘑菇云”似乎就在头顶,玻璃栈桥像一条带子飘在半空中。隔江而望,也是悬崖峭壁,视野拉近,似乎有“羊肠小路”连接着长江与崖顶深处的一个个村落。向西,被链子溪隔断,唯有东面一条小路绵延,连接着县城。
“长江多雾,更多的时候,火焰石总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话似乎是真的,我曾在大面山顶俯视,链子溪、火焰石、峡江拐弯处……似乎整个巴东城都在云雾中隐匿着,似仙境一般。其实,说火焰石是仙境一点儿不为过,有小桥流水,有良田桑竹,有橘树茅草,还有鸡鸣狗吠……
徒步火焰石,是在深秋的一个晴天。
长江南岸半山腰上的小径,虽有些湿滑,但徒步的人多了,小路并不难行。山上的红叶红了,极目所见,层林尽染。林中,不时有山鸡奔跑,虽不见鸟影,却听得见它们忙碌的声响,或许是为了生计,也或许是似我们一样忙里偷闲。野菊花有的已经绽开,有的还在含苞,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路边的杂草丛中。江上,有轮船在缓缓前行,尾部一条条很深的“鱼尾纹”拉得长长的。
走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阳光照过来,汗渍也一点点渗出来,林中的鸟儿更欢了。让人疑惑的是,山头不同,植株也不尽相同。或柏树,或岩杨,或箬竹……就像一个个家族,以姓氏群居,繁衍生长。我曾见过,林场里的林木也是成片的,这是人工育种的缘故。而这里,纯属自然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柏树里生长一棵岩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有一棵这样的小苗,也一定被柏树给排挤“出局”了 ”
近三个小时的步行,能够看到果树、人家,这让我着实有些兴奋。说是柑橘林,有点夸张了。好多橘树、柚树,因为长时间没有剪枝等精心管护,长相不佳,零星的几颗橘子、柚子,也是“歪瓜裂枣”。橘树下套种红薯,秧子发黄,有的已经枯萎变黑了。
几户农家,横七竖八,小路少有行人,杂草丛生。房前屋后,有的茅草猛长,似蒹葭苍苍;有的柚子树枝叶繁茂,零星的几颗柚子,不成形状,无人问津;进户的水泥台阶,痕迹斑驳;猪栏鸡舍,破败不堪。也有几户人家,修饰得很漂亮,农家小院一般,伫立其中,有点儿鹤立鸡群。有老人倚在门前的椅子上,旁边依偎着小狗小猫。有些田地荒芜了,秸秆枯萎,藤蔓缠绕;有些自留地的蔬菜水淋淋的,青得晃眼,很新鲜。
终于找到一户可以吃中饭的农家,主人做了丰盛的饭菜,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向这里的人打听火焰石的前世今生。有人说,这个小村落将与大面山连成一片,游步道延伸至江边;也有人说,将打通县城与这个小村落的交通;还有人说,这个村落将深度开发,打造真正的“世外桃源”……
是啊,国家发展的步伐加快,乡村振兴延伸到祖国大地的角角落落,我想定然不会忘却这个似世外桃源的好地方!
或许这一次徒步,是解了乡愁,否则主人的饭菜为何那般可口?否则步行往返共六个多小时为何不觉得累?否则为何离了这个地方总在回望?
乡愁,是一段路,是几棵茅草,是离别时的深情回望!乡愁,是鸡猫狗,是独居老人,是一生化不开的情愁!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