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想起那桶被大娘倒掉的豆花的时候,心中总会涌上点点愧疚与感动。
从记事起,邻人家的大娘就是卖豆花的。她和那些在下午卖的小贩们不一样,一周只卖三天,还是在清早就卖豆花的。为什么呢?我也曾问过她。大娘这样回答我:“早上喝杯豆花,暖肠胃。”
大娘说的道理很简单,豆花也卖得格外好。每天早上不过六点钟,就能看见大娘已经在街口摆好了摊儿,我的心就痒痒的。因为我知道过不了多久,一桶白花花、香喷喷的豆花就做好了。
从那时起,我便有些舍不得离开那
里,因为一股香甜浓厚的气味很快便会飘散开来。那种香味,胜过任何的气味。我不一定买,但总会跑到大娘家,趴在还冒着热气的豆花桶前,吸着鼻子,用尽全身力气,想把所有的豆香都吸入自己鼻腔之中。
大娘常穿一件厚实的花布衫,摊子也干干净净的,夏天连只苍蝇都没有。我常听邻人们说:“这豆花真干净,看着就放心。”原来人们喜欢大伯的豆浆还有这样的原因。
快入冬了,正是天儿转凉的季节,人们又忙又累,都想打上一杯豆花喝。嗅到了沁人心脾的豆香,我又被吸引到那正熬着的豆花旁,嘿!还真有点馋。
“想喝吗?”大浪笑着问我,然后转身拿了个杯子。
可谁料,就在大娘转身之际,竟把一块擦桌的抹布碰到了豆浆里,瞬间抹布浸入了豆花中。大娘顾不上找杯子,忙拿着勺子想把抹布捞起来,可抹布已被染上了豆花的香甜味,还冒着热气。我似乎看到大娘的表情有些变化,带着一声轻轻的叹息……
豆花香气飘溢,买豆花的人络绎不绝…
第一个是与我一般大的孩子,他递给大娘二元钱,可大娘并未接,而是望着那豆花良久,长叹口气:“哎…今儿咱不卖了,改明儿再来啊!”那小孩儿手中紧紧攥着那两元钱,失落地离开了。
紧接着来了一位奶奶。“来个四元钱的豆浆!”“哎哟老人家,今个咱不卖了,您赶明儿再来,啊。”大娘边说着边把前因后果跟老人家说了一通。那老人家站在桌旁,深吸口气,叹道:“唉,可惜了,这么好的豆花…”
待老人家走后,我凑近去问大娘:“大娘,这么好的豆花,为啥不卖了?”“哎呦,刚刚不是有块抹布掉进去了嘛…”“反正没人知道,为啥不继续卖呢?”大娘吃惊地看着我:“还能为啥?俺不能昧着良心!”
大娘最终还是把那锅豆花倒了…
大娘现在还是买着豆浆。望着那袅袅白烟,嗅着那淡淡豆香,大娘倒豆花的样子依旧浮现在我眼前。那一幕,令我至今难忘。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