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坐在窗边,望着繁华的城市,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外婆、外婆的粥。
外婆的粥煮得软糯香甜,往嘴里塞上一口,久久不能遗忘,“嗯!外婆,太好吃了。”每每到这时,外婆就会笑着抚摸我的头说:“好,好吃就好,以后常来外婆家,外婆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想到这嘴角就不住的上扬。
外婆的粥很讲究“这夏天米要放多点,这样抗饿。冬天米要放少点,一碗稀米粥下肚,那叫一个舒坦,暖胃!”她教我时常常这样讲“一碗稀饭几块馍,比那一桌大鱼大肉强多了。”外婆虽然嘴上怎么说,但对我们几个小家伙可是很舍得。
一出门,“慧儿,想吃什么,你姥给你买。你看,那鸡腿老大个了……”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老人,她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当我被老师表扬时,外婆会手舞足蹈地笑着,笑得像个孩子。当我受伤或感冒发烧时她会很着急,动不动就拉着我去打针。哎呀!好痛!那一针下去,现在想想都觉得痛。村里的医生已经上了岁数,打针总扎不准,痛的是我,心疼的却是外婆。当我打针时外婆的脸色凝重得像一锅黑米粥似的,看着还是怪滑稽的。
回到老家,粥,可以说是吃不重样的。如黑米粥、小米粥、皮蛋瘦肉粥、南瓜粥、红薯粥、白粥、葡萄干红糖粥、杂粮粥、水果粥……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外婆做不到。一碗粥,蕴含着煮粥人对喝粥人的爱。一碗粥,平平凡凡,比不上外面的大鱼大肉,却比那些贵重多了,它重在哪里,重在它所表达的爱。
外婆爱煮粥,也懂粥,同时也爱我懂我。她会时常关注我的心情和身体,及时做出令人称心如意的粥,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会不喜欢外婆的粥,尤其是我。
三年了,离开故乡已经三年了,外婆的粥成为我对故乡最思念的东西。
窗外的汽笛声冲塌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我开始怀念外婆、外婆的粥,嗯……还有清新的空气和满天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