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我是在我的老家过的。
不必说充满成熟气息的田野,也不必说连绵起伏的山峦,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几颗桂花树,像一把把翠绿的大伞撑开在路边,一下子遮住了半边天。星星点点的小花藏在茂密的绿叶间,远远看去像一粒粒金黄色的小米挤在一起。再仔细看,清一色的四瓣小花缀满枝头。许多小花形成一簇,几十簇花开满一树,阵阵清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桂花的香不像丁香,也不似玉兰,却和兰花,梅花一般高洁而淡雅。又有不同,那是别的花所没有的,只属于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多少都不嫌腻。
热闹的中秋,必然少不了一家人幸幸福福、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吃顿饭。大人们在饭桌上由家常聊到学习,在由学习聊到家常,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一群小孩子则在桌下抢螃蟹吃,红彤彤的蟹壳,掰开满是蟹黄,看着就让人情不自禁流下口水。我们直到把肚子吃成一面小鼓才肯罢休。
夕阳身披彩霞走向山的那边,天空褪去了瑰丽的华服。我们满怀期待的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前的一块场地上。一面吃着甜甜的月饼,一面闻着桂花的清香,等待着月亮升起,却迟迟等不到月亮的身影。直到七点左右,月亮才揉着蒙胧的双眼,慢吞吞地从远方的群山山顶探出圆圆的脑袋。与山顶的野花山草嬉戏了一会儿,才一步一顿的从群山身后走出来,让人看清了它的全貌:只见它穿着夜为她精心裁制的晚礼服,走进了夜的舞场。一身黄晕的光,照亮了天空。星稀稀疏疏的。像小小的眼睛般窥着月亮。随着月亮缓缓上升,周围渐渐渐笼上一层云的薄纱,被月光染成淡而亮的黄,不一会儿就消散了。远处的云也是淡淡的,疏疏的,与深蓝色的天幕融为一体。月亮还在升高,又大又圆又亮,黄里透着白色,像玉璞,像金盘,惹人喜爱。偶尔有一两只蝙蝠划破长空,在月光的映衬下,像一团浓墨在夜的纸上晕开,又被夜色吞没,消失在天边。再由天上看到地上,水里的月,像一块沉在水底的金块,在黑夜底下亮出自己的光芒;又似一面嵌在水中的镜子,被岸边的柳树姑娘轻轻捧起,在镜子里照出倩影。晚风轻轻拂过,便碎了一水的金子。风里那独属于田野的气息里掺着些桂花的清香,还有各种庄稼的气味,这是丰收的味道。蟋蟀和蝈蝈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吱——吱——”,嘘,可别打扰它们,那是一场秋的演唱会,听,这团圆的歌儿,多好听!
多么美好的中秋月色!多么美妙的一首交响乐!多么美丽的一幅水墨画!我仿佛陷入中秋精心构造的一场梦里,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