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沉淀

初一 叙事 906字
2022-12-08 21:06:27

爱他京胡好,憔悴也相关。——题记

日子在白天的忙碌中,匆匆而过。唯有到了夜晚,我才能听见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

古朴的老城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夜深沉》,虞姬那轻盈的舞姿、英武的剑术看的我心神荡漾。尤其是一段鼓与京胡的竞奏,京胡的音色清亮明快,大有荡气回肠之感。台下,年少的我如醉如痴。

我便偷跑进后台,缠着她教我拉京胡。从此,多了一个女孩儿与晨风共舞,与明月相伴。虽艰苦,却有对京胡初始的热爱。

可曾想?光鲜亮丽的艺术背后充满了枯燥的训练。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却连最基本的都拉不好。看着老师那灵活多变的手法,对比自己的笨拙,失落、惆怅。慢慢地,我便打起了退堂鼓,我想放弃。

那日,她来到我家。开门,她语重心长:“你太心急了。京胡像一匹难驯的劣马,初学京胡的人要想随心所欲的驾驭它可不是容易的事。京胡的主要部件皆为竹制,“竹性”恰恰是京胡的自然属性。竹子的节那叫有气节,竹子的空心那叫虚怀若谷。因此学习京胡,不可不继承竹的高风亮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喜结京胡良缘。”那声声叮咛,不知不觉间盈于我心。

“未曾出土便有节,及至凌云尚虚心。”我牢记老师的教诲,不管失败了多少次,依然坚守着不放弃。我去寻找方法,慢慢了解京胡。我发现京胡的身子骨几乎全是竹子,只有弦轴是木的。京胡的尖锐正源自南国的修竹。真是奇了,同样是竹,做成笙管笛箫,便阴柔得多。做成京胡,却阳气四射,动不动即拍案而起。

拉着拉着,我脑海中浮现了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拉着拉着,我脑海中看见李白伙同五个哥儿们的“竹溪六逸”。拉着拉着,我脑海中跳出了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慷慨啸傲”,“磊落不羁”。眼前似乎是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中,又或是在涟漪摇漾的湖面上,飘渺于水云深际。慢慢地我与京胡开始气韵相通,我开始感觉到京胡竟然有如此的大音量和穿透力,音如破竹,声如裂帛。

华灯初上,天空的云脚低垂,刚刚还红胜似火的霞光逐渐黯淡了光彩,残留几道暗淡的光尾在天际守候一些未了的心事。

经历悲欢离合的历练之后,我不禁潸然泪下。月光微凉,我心底掠过一缕风月,身后的风岚划向至千年的幽远,重拾千年的沉淀,唤醒沉睡的旧年。在今天这个越发浮躁,快餐文化侵蚀角角落落的年代里,总有人悲歌戏曲之没落。而我却要在这古老的竹声中共赏刹那繁华,共度似水年华。

沿途汗水盛开,脚下满山梯田。夜的影梢氤氲了我波澜不惊的眸子,我拉出一缕高昂挺拔的京胡声,独自在星光夜语中婉转成歌,响彻辽远的苍穹。那些美妙的乐声,在心底,旋转成一个漩涡,千年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