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最常背的诗是《游子吟》。 那时的我总是认为,母爱是涓涓细流,细腻温柔地关怀着我。
跌倒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声大哭,等着妈妈的搀扶;遇到困难时,我会用求助的目光看着妈妈,等待妈妈的帮助;学溜冰时,我总是希望得到妈妈的陪伴……但每一次,都是事与愿违。跌倒时,妈妈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这有什么,自己爬起来。”遇到困难时,妈妈只是叫我自己解决。而那次学溜冰更是我迈开独立自主的第一步......所以,我总是在心中暗暗地抱怨:妈妈从来不给予我帮助,一定是不爱我。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想法愈加根深蒂固。于是,我开始和妈妈唱反调,变得十分叛逆。看着妈妈失望的神情,我甚至生出了“报复”的快感,装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就这样,一直到了那年春节——
正月初三那天,爸爸妈妈有事必须出去。由于前一天晚上吃多了,我有点积食,只好一个人留在家里。我躺在床上,脑袋昏昏沉沉的,胃里更是翻江倒海。我挣扎着起床倒水,慢慢地抚慰疼痛的胃。“叮铃铃……”电话铃急促地响了,我无力地拿起话筒,里面传来妈妈的声音:“莹莹,怎么样了?”“还好。”“要多喝点水,不能吃东西。好了,你休息吧。”我懒懒地挂上电话,打开电视看了起来。不一会儿,电话铃声再一次响起,电话中又传来了妈妈关切的声音。就这样,电话反反复复响起。这一次,我并没有觉得厌烦,渐渐地,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身体的不适感也慢慢消失了。
床头柜上,摆放着我和妈妈的合影:妈妈抱着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着看着,从小到大,妈妈对我的关爱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晚睡前妈妈温柔地讲故事的声音伴随着我安然如梦;每天上学前反复地叮咛;风雨无阻送我去学钢琴,打篮球......我优异的学习成绩,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都隐藏着妈妈这一路点点滴滴的汗水。我跌倒了,妈妈让我自己起来,这是要我学会坚强;遇到困难,妈妈不立刻上前,这是要我学会独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爱!
我终于读懂了母爱。母爱就是你跌倒时激励的话语,母爱就是你遇到困难时鼓励的眼神,母爱就是你生病时焦急的神情……我沐浴在如阳光般的母爱中,感受着幸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