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到,真热闹。看烟花,放鞭炮……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各个村落陆续开始了庆元宵的活动。我们也兴味盎然地来到后村,加入热闹的元宵民俗活动。
晚饭后,我们来到社广场前。庙门考差着几辆黄色的绣着各色图案的大旗,庙里直视的人们正在忙碌着,有盛装的锣鼓队,有举着小旗的小童,还有几个白发的老叟准备着出行队伍的担子。随着几声炮响,村里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纷纷举着花灯聚到广场上来。瞧,大人肩上的灯笼可壮观了,八个精致的写着姓氏的灯笼整齐的排列在木架子上,发出温暖的红光。孩子们的手里也拎着各式音乐花灯,开心地跟在大人身边。广场上聚满了人,所有的花灯聚拢在一起,印的人们脸上一片红光,我清晰地看到了他们灿烂如花的笑容。
随着一声鼓点,大家扛起花灯从广场上出发了,我也跟随着大队人马开始游灯。原来聚拢在一起的花都有序散开,一个接一个,一排接一排,瞬间成了一条红色巨龙。大家不紧不慢的向村子里的小道行进,一路锣鼓喧天,走到哪家门口,那家店把早已准备好的草堆、鞭炮点燃,噼里啪啦,烟火乱舞,看热闹的孩子们捂着耳朵奔跑着、跳跃着。“砰……砰……”一束束飞快上升的火团在空中绽开,红的如花,蓝的如水,紫的像霞……他们如同一朵朵美丽娇艳的花朵,在黑色的天幕中绽放,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务实,还来一个拖着尾巴的冲天炮。我们几个又蹦又跳的跟着大队人马。
空中是夺目的烟火,地上是喜庆的花灯,耳旁是欢快的鼓点,一路走来万家灯火,喧闹声、锣鼓声、鞭炮声,聚集在一起,好不真热闹啊!
绕着村子走了一圈,队伍又回到了广场。广场上准备好的篝火烧得正旺,“哐哐哐”几通锣响,广场边的椅子上坐满了看热闹的人们,这是要开始第二项活动——摆棕轿。八个大人分两队扛起供奉着菩萨的木轿子,你追逐赛的方式绕着熊熊燃烧的火堆互相追赶。“咚咚咚”的鼓声加速,他们便加快脚步飞跑起来。只见他们奋力的追赶着对方,脸上青筋暴起,脚下呼呼生风,A队的前锋一个箭步窜上去,差点把B队的后卫撞了个趔趄,A队再接再厉,追上了B队人群,赢得大家的一片喝彩声。
孩子们也可以参加摆轿。几轮角逐后,好奇的我也跟着上了场,与搭到扛起轿子,没想到这轿子还挺沉的,瘦小的我近一时间有点招架不住,但鼓声已经响起。我使劲地用双臂撑起木杆,摇摇晃晃地走了起来,我偷偷瞄了眼对面,对手是两个大块头,不好对付。鼓声加快,我俩跟着跑了起来,只觉得肩膀与木杆子撞得生疼,一边的篝火热的我汗流浃背。脚步一放慢,对手就已经我追上了我们。随着鼓声停歇,我们圆满得完成了任务,小心翼翼地放下轿子,兴高采烈地从只是老人手里捧回了两个又大又圆的橘子。
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橘子,一边倾城妈妈讲述着摆松下的由来。原来摆棕轿和游花灯都是古老的民俗活动,寄托着老百姓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