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麻糍

初一 叙事 546字
2022-11-22 08:04:23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廿七,在我家乡,这一天一定要捣麻糍。制作麻糍的工具很简单,由一个像大碗一样的石臼和一个尾巴尖尖、头部圆圆的石锤组成。

首先,阿姨把浸泡了一个晚上的糯米放在大大的蒸笼里。过了大约20分钟左右,浓浓的米香就汩汩地流了出来。袅袅的雾气升了起来,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米香。

糯米蒸好了,爷爷把糯米放在石臼里,拿起沉甸甸的石锤,重重地敲打着。

“咚,咚咚,咚,咚咚”,阿姨闻声而来,跑到石臼的旁边来帮忙。我的眼珠子一上一下地跟着他们的动作转动着。他们的动作简直就像东北的二人转——一唱一和那样搭档,那样熟练。爷爷抡起石锤,把石锤放在脑后,然后又重重地敲下去。每当爷爷敲一下,阿姨便快速地用双手浸一下冷水,把糯米团翻一下。如此反复,直到里面的糯米饭被捣得细腻而均匀。

随后,爷爷把捣好的黏稠的糯米放到“面床”上,“面床”早已摊上了一层黄黄的粉。用擀面杖在糯米团上滚动、推压,就这样一下一下弄平,糯米团渐渐变成了一个厚薄均匀的大正方形。

最后,要用刀切块了。只见爷爷轻轻地在上面做记号,再提起菜刀,轻轻一划,只听“嗤”的一声,大方饼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麻糍,又听见“嗤、嗤、嗤”的几声后,大方饼已经被割成一条条长长的麻糍,每条麻糍竟然宽度一致。这可需要足够多的经验,不然,可能会把糯米团弄得一塌糊涂,影响品尝者的食欲。最后,把一条条麻糍叠一叠,一块块诱人的麻糍就做好啦!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将刚做成的麻糍裹上红糖馅儿,咬上一口,特别美味,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