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时光是在乡下度过的,那些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虽然已是过眼烟云,但仍不泯它浓厚的气息。
记得乡下有一个石磨,听外公说,这个石磨有百年的历史,每一次我们吃的豆腐都是它磨出的豆浆做的。那是外公常去磨黄豆,他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勺泡发了的淡黄色黄豆放在石磨上的孔洞里,外公推着石磨边的木棍,石磨便悠悠然转了起来,咕噜噜唱着歌。我望向外公,他的额前分明流下一滴晶莹的汗珠,但是外公脸上还是笑嘻嘻的,一推一拉间,他似乎已感受不到辛苦,望着那个石磨,眼里的深情随着豆浆缓缓流出。
几个小时后,豆腐做好了,方方正正的小白块,咬下去还带着一些弹性。我狼吞虎咽的吃着,而外公总是习惯倚着那个石磨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两眼眯成一条缝脸上的皱纹挤到一起,微微上扬的嘴角里洋溢着少许骄傲,之后石磨又开始唱歌了。
歌曲终究是会结束的……
那天父亲带着我离开了乡下,临走时我回头望了望那个承载着我童年回忆的地方,还是那个老人倚着一个石磨,只是多了一份苍老,眼里多了一丝忧伤。老石磨啊,我走了。
到了新家,母亲也常常买豆腐,一样的白一样的有弹性,只是没了歌声。离开的这些日子不知道老家乡下的那个石磨如何,它还在唱歌吗?我不知道那个想念着我的老人如何,他还在陪着那个石磨吗?
咕噜噜的歌声从远方传来,带来了豆腐的清香,也带来了思念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