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把各地的饮食文化比作一幅画的话,那广东的早茶可谓是其中的浓墨一笔。不过“茶”只是个“辅助工具”,早餐时吃的才是重中之重。
周六,我和家人来到了茶楼。茶楼里人山人海,不过大多都是老年人。常常是几个人坐在一起,聊一聊家常,斯文的拿起糕点,或品品茶。这样子,常常要坐到中午才致兴回归。从我们进来,各种香气就直窜入鼻间,我们迫不及待找了桌子,坐下来很快就开始点餐了。
不久,我们点的肠粉和虾饺端上来了,大家用茶水将碗筷洗净,然后在杯里倒了点菊花茶。肠粉不愧是“一哥”,吃起来爽嫩有劲,不过有一大半功劳是酱油。我常常在其他店看到别人在盘子上刷点油,加入适量的米浆,然后上下晃动盘子,让米酱铺满,拉进蒸箱里。在米浆稍微凝固时加上配料,再次拉进蒸箱,蒸个一分钟后。用刮刀把肠粉卷起来,淋上酱料。这种也只是肠粉的其中一种做法而已,但肠粉的配料倒有许多种。
虾饺的外皮薄如纸,呈半透明,那若隐若现的陷儿勾着我的心。看着玲珑的虾饺静静地在笼子里,像是个睡着了的兔子。吃起来滑爽鲜美,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点的叉烧包也端上来了,它的上空飘起乳白色的烟,给人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我凑近那油烟,脸被烘得暖暖的。我拿起叉烧包,啃上一大口,就咬到了叉烧,叉烧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不错,我突然间想起前几天妈妈对我说的话,“生个叉烧都好过生你。”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差点噎着,我赶忙拿起茶杯,一饮而尽,茶有点苦,我的脸皱成一团。“茶要慢慢品,才得其香。”爸爸淡淡地说着,给我又倒了一杯。这次,我慢慢地喝,慢慢地品,每次都只抿一口茶,我竟从中得到了清甜,我高兴极了,但我又得到了一种真谛:茶如人生,先苦后甜。
广东人的早茶还有豆沙包、凤爪、烧麦、萝卜糕等等,都是值得品味的上乘美食。
不论是小孩、大人、老人,谁能不爱这样的早茶呢?他们在茶楼、小巷子穿梭的身影,早已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