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辜屿
推开窗户,偶见刺桐花开,电视里一直循环说着一句话:“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而泉州世代以海为生,海洋贸易繁荣,我也推开关于泉州的那扇世遗之窗,一缕宋元刺桐之风,缓缓吹来。刺桐花,依旧在泉州绽放,是那么热烈,是那么绚烂。我搬着小板凳,坐在了妈妈面前,听着妈妈讲述有关于宋元泉州的故事,此时的我好像推开了那扇世遗之窗。
妈妈声情并茂地对我讲述:“那时候的人们,经常与外国人进行商贸交易,比如阿拉伯的外国友人,更是我们中国的常客。而他们还会在出海前,去到九日山祈祷风信顺利,再出海。那你知道他们乘坐什么船出海吗?”“我不知道。”“他们乘坐的是福船,他们驾驶着福船下西洋,把中国文化带给别的国家,有一个你应该很熟悉,那就是“郑和下西洋”。也正是宋元泉州的这股包容与开放之风,才让我们现在的泉州有着多元化的文化和建筑。”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好像自己也登上了那艘福船。巨大的船帆随风飘扬,尖尖的船头,能使我们乘风破浪,水密隔舱技术,无人能敌。我们出海远航,海风拍打着每个人的脸庞,还能瞧见万寿塔与六胜塔,船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能出海远航而感到开心与自豪。我也能感受到,泉州人对于外国友人的开放与包容。
我被妈妈的话带回了现实:“女儿啊,其实这就是我们泉州的精神,我希望你能继续推开这扇世遗的窗户,继续去了解泉州世遗的故事,让这股包容与开放之风,继续下去。”我点点头,心里万分感慨,我再次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依旧是刺桐花,还能继续闻到刺桐花香,一缕清风再次拂过我的脸庞。
而我推开的不止是一扇平常的窗户,推开的是世遗之窗,迎来的是开放与包容之风。
我推开了世遗之窗,懂得了泉州人的精神,明白了作为一名泉州人、青少年,要做的就是把这股包容之风,开放之风,这种属于泉州人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知道我们泉州——刺桐城的开放与包容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