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老家

初一 叙事 731字
2022-11-02 14:13:03

那是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家乡。

我的家乡——婺源,中国最美乡村之一。虽然我很早就离开了她,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回想那片土地,怀念那片土地!

眺望远处,烟雾回绕的山丘,高大的香枫树与古老的马头墙掩映为一体。清晨,枫树如一团团火焰在蓝天上燃烧,配合着几缕仙气般的晨雾,美得不像人间的植物。傍晚,数十座由白墙黛瓦的老房子组成的村落,炊烟袅袅。走进村子,一块块湿漉漉的青石板踩在脚下,它们被岁月磨得异常光滑,虽然冰凉却又不失温润。我不由得记起小时候赤裸着双脚和堂姐在家门前的青石板上跑跑跳跳,奶奶坐在门槛旁一边择菜一边看着我们嬉戏的情景。那时是那样的无忧无虑,至今脑海中还回荡着笑声,仿佛是在昨日。走到村头,那条小溪清澈见底,一尘不染,贯穿了整个村落。小溪边总会出现背着孩子的妇人忙碌的身影,她们每天都在这条小溪里洗衣洗菜,见到远远驶来的小船上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船夫,就向他们打招呼,道声好,偶尔闲聊几句,家乡的人是这样的淳朴。晚上,村子里只剩下狗吠声和一两束微弱的光,老人们摸黑到处串门,找人唠嗑,兴致浓时,甚至会聊到深夜十一二点才回家。

我最爱家乡的食物——清明果。三月,艾叶绿了,全家总动员,各司其职。奶奶背着箩筐上山摘艾叶。回到家中,父亲把艾叶放入捣臼捣碎,累了,就放下石锤,蹲坐在臼边,掏出一根烟解解乏。“好了,为了我们家小婷儿的清明果,继续革命!”就这样,一个捣臼,一把石锤,一个朴实的身影,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面团做好后,母亲和奶奶开始包清明果,我也学着她们的模样做了起来——把芝麻红糖包进面团里,逐个放进大锅里蒸。清明果一蒸好,掀开锅盖,一股清香迎面扑来,赶紧拿起一个,咬下一口,芝麻红糖便涌入口中,甜而不腻,配上艾叶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离开婺源时我还是个稚嫩的孩童,如今,五年过去了,归期无期。我的记忆里永远都会珍藏那一段岁月:一段在好山好水间,品味美食,无法放下的日子。

一身淡绿旗袍,一把油纸伞,淡雅的妆容。暮色渐暗,小船摇曳,宛在水中央。梦里——老家。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饱满。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