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粉幕墙萝,小巷朦朦胧胧地隐藏在薄雾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一番风情。
穿行在巷子里,两边的石砌石板泥砖老屋纯朴厚重,斑驳交错的砖头即使有一两处脱落,也依然令人安心。碧绿的爬山虎悠然趴在墙头,如遇清风,层层叠加的绿叶随风摆动,远远地从侧面看,好似水波荡漾,情意浓浓,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转角处几株说不上名的树,怕是有百十来年了吧,虬枝粗壮,仿佛几位沧桑的老人,在路口阻止喧嚣的闯入。
偶尔学业繁忙,内心烦躁,我便只身一人漫步于幽深小巷,找回自我。心渐渐归于平静,看着小巷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而又亲切。朴实温柔的小巷,悠然绵长的情意,无不给了对生活感到疲倦的我一个温暖的怀抱。
小巷中有的是温情。午后常有一群老人围坐在一块儿,一桌,一炉,一壶茶,在柔和的日光下聊着天。如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也定是蜷缩在老人的黑布鞋上,眯着眼,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打着嗑睡。在小巷里逛逛,屋檐下静脉般蜿蜒的小溪让人安详,这时,即使再多的杂念,也会被这清幽的氛围所感染,整个身心都得以释放。因此,为俗务而心累的人,抑或是感到人生迷茫的少年,到小巷子里慢悠悠地转上一圈儿,在自然的虫鸣鸡啼声中哼几句越剧,唱一首歌曲,读上一两首小诗,或是吟诵一小段精美的散文,或者随心所欲地感慨一番,便会找回那个单纯无邪、天真烂漫的自己然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仍是心情愉悦放松,感觉生活里的这些琐事和烦恼也不算什么了。幽幽小巷里,时间是慢的,一切都慢下来了。
若仍是有些不快,记得别恼,在有月光的夜晚,放慢步子到小巷子里走走。夜幕已经降临,小巷两边的人家,锅瓢声里有了炊烟,阿公阿婆相互照应的影子裹着几束暖暖的灯光穿过窗,飘然而出。
此时天上的月亮出来了,一缕缕圣洁的月光洒向小巷,此刻,再沉重的心绪,恐怕也被这柔和的月光一并带走了。忧愁渐散,舒缓的温情使人又能积极地面对第二天了。
幽幽小巷,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乐观面对生活,它是故乡一股最朴素但又清冽的甘泉,伴我度过一个个快活的春秋冬夏!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写下小巷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景致,也写下不同心境下游览小巷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因为这许多的“不同”,小巷既展现着自然变化赋予自己的无限生机与美丽,也展现着市井生活给予自己的生命力与情感,它既是一处供人休闲玩乐的场所,也是一位疗愈抚慰人心的朋友。而出现这许多的“不同”,既是因为作者时常光顾,漫步着徜徉着,一点点深入,也是因为作者细致观察,浏览着欣赏着,悉心在捕捉,更是因为作者寄情于此,惦念着拥抱着,将它视作陪伴,也视作寄托与依靠。当脚步停驻,当目光投注,当情感倾注,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街巷阡陌,无论是柳绿花红还是车水马龙,万般风景皆能入眼、入心,皆能以动人之姿、迷人之态而让更多人看到、了解、眷恋、难忘,这篇文章便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