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却也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随处可见的社交网络,屏幕上夸张的标题,引诱着我们深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泥沼之中。
过度的娱乐,会让我们的思想变得贫乏。当今处处存在强调快餐化、感官化、浅薄化及消解化的泛娱乐现象,让我们误以为只浏览一篇篇的文章就能带来知识,殊不知那只是碎片化的,构不成系统,只能叫观点,因为那是别人思想的二次输出。在大热的奇葩说中,一位辩友引用开尔文所说的:
“物理的大厦已经落成。”来向观众论述观点,却在最后被指出掩盖了后面的一句话而误导了判断。如果这只是冰山一角,那我们每天又做出过多少这样错误的判断呢?不经过滤,就将所有听到的囫囵吞下,满足的是耳朵,贫乏的是思想。
没有人的思考会从一味的娱乐中得出,那只会带来盲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娱乐是一种目的,它通过主流媒体的层层营销来改变我们的观点甚至是思想,最后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资本家构造出来的“楚门的世界”。2018年,各式各样的咪蒙语录遭到网友的批评,咪蒙利用“多元”来标榜自己的观点,却在文章中用偏激、过度自我,甚至充满报复性的语言让读者沉迷其中,不断收割流量和粉丝的膜拜,让几十万的粉丝忠诚于她。虽然这次咪蒙倒下了,但她后面的“田园女权”仍旧在荼毒着看客们。这个社会从不缺少跟随者,缺少的是通过思考后的坚持者。
当娱乐充斥满生活,我们就会缺少沉淀、变得浮躁。如今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人们外放各种短视频,里面的网红似乎随便跳一下舞、哼几句歌词就能得到粉丝的打赏。然而,这种快速的来钱方式也在影响着未成年人们——根据一份报告显示,零零后中,未来想当主播、网红的已占到50%左右,而在这次疫情中为人民做出奉献的医生则在10%左右。当泛滥的娱乐需求压倒了职业的坚守,当功利替代了纯粹,纵使外表再华丽,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爆炸、知识纷杂,我们难免会被迷雾蒙住双眼。这时便要求我们学会信息的筛选与独立的思考,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思想以自己的语言喂养它自己,而成长起来。”,只有我们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保持理性的思考,甄别字字的对与错,才能让双眼重新闪烁,做自己精神上的君王。
周国平曾说:“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只有当人们不在让自己的生活被娱乐所占据,当灵魂渐渐变得丰盈,才真正不再畏惧“浮云”,到达了自己的“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