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一起去吃馄饨!
——题记
“师傅,来两碗包面,多加一点儿折耳根!”一个刚刚跨进店门的大叔,来不及擦头上的汗,就挥了挥手向店里招呼道,“哦,莫忘记加油辣子!”“要得!”老板应声道。包面,是我们这边的家乡话,意思是馄饨。这家店已经是十年以上的老店了,开在小镇上学校的对面,陈旧的长木板凳和桌子干净而散发着原木的清香,热情豪爽的开店夫妇,都让人印象深刻。
刚下早自习,吆喝上几个伙伴。来到这里,馄饨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老板娘架起大锅,烧足一锅开水,待水烧开 ,端过来一个个像是肚子成像要被撑破裂了似的馄饨,“哗啦”一口气倒下去。煮的等他们全都浮起来,盛一些高汤熬制的猪油入碗,把馄饨盛进去,倒入烧的正是滚烫的辣子油。“呲啦”一声,碗里的汤咕噜起泡泡,撒上一把香菜或者葱花,就可以端上桌了。刚刚端上桌的馄饨很烫,层次分明的鲜艳色调令人食欲大开。圆鼓鼓的馄饨让人垂涎欲滴,半透明的馄饨皮,那裹着蛋液的肉馅若隐若现。来一口,首先让你的舌头尝到的便是辣,柔软滑嫩的肉馅在齿间流连。让人忍不住想要再来一口。边吃边和你的好友相视一笑,这时候学校里能让我们谈笑风生的事和笑声让整个小饭馆变的热气腾腾。吃完了馄饨,辣的让人汗已湿透了背心,动手加一勺胡椒油,半闭着眼哈着气,一口气将又鲜又辣的汤汁饮尽,边把碗送出去边捎一句:“再来一碗!”咕噜咕噜喝汤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小饭馆。“巴适!”不知是哪位老大爷喝了一声,大家“轰”的一声又笑了。
这样的早晨不知过了多少个,总之,我已经好久没有去那里吃馄饨了。我上了中学,去了县城读书。每天,繁重的学业和食堂的早餐就是我每一天早晨的全部。我渐渐的,开始想念一碗被辣油浇的滚烫的馄饨。
“没事,”我安慰自己,“学校的食堂里也可以吃到。”
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父母的责备,老师的失望让我一个假期都闷闷不乐。一个寒假的下午,我漫步在熟悉的街道上,不知不觉,走进了那家小饭馆。生意还是如已往的那样好,只是因为假期,少了许多学生的影子。
“哟,妹娃,好久没来哒,”认识我的老板热情的笑,“还是包面?”“嗯。”我坐在以前最喜欢坐的位置上,老板一边煮馄饨,一边跟我说话。“去了城里读书,那就好好读,”他冲我笑道,“没得事是一碗包面解决不了的。”他笑呵呵地端了过来。
终于,我咬开馄饨皮,是熟悉的味道和那思念已久的辣,我不知是被腾腾的热气模糊了,还是辣出来的,眼角渐渐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