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年级时迷上了篆刻,每次篆刻刀发出的那美妙的声音,总让我感到十分舒适。这一块小小的青田石,和一把称手的刻刀,让我见到了最美的风景。
刚开始材料还没到时,我们只能用一块块粘手的陶泥。那陶泥很不好刻,泥还没有干,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刻。若刻得过快了,那等着你的,就是一块块废泥巴了。
后来石头到了,得用刻刀了,只要微微一走刀,轻则损坏石头,重则划伤手指。比之前刻泥巴难得多了。
过了一段时间,阴刻对我来说太简单了。于是,我便开始尝试精巧的阳刻。
但是渐渐地,放了暑假,没了老师给我写印稿。我便只能自己设计。但刻出来的章,要么是姓名章,要么是别的图案,一点新意都没有。于是我决定设计一个“寿比南山”的章。
写印稿对我来说倒不难,难的是选材和刻字。这既是送予长辈,自然不能用我练习的青田石了。必然得用风门清那种名贵的寿山石。一个最简单也很复杂的问题——没钱,也随之暴露了出来。最后我只能用我最宝贵的石头——一块雕着盘龙的寿山石,来完成这次作品了。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用记号笔小心翼翼地写着印稿,再上石。我用我最细的永字牌刻刀一点一点地描着边。描边完成后就是最紧张的时候了。首先我用刻刀一点一点地把“寿”字中间的缝小心翼翼地刻掉。随着刻刀一点一点地刻去石头,上面的字也像印稿那样一点一点地浮现。终于,一方精巧的小印——寿比南山,便刻好了!
这一次,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篆刻。我一点都没有走刀。这让我见到了最美的风景。
教师点评:我在六年级时迷上了篆刻,每次篆刻刀发出的那美妙的声音,总让我感到十分舒适。这一块小小的青田石,和一把称手的刻刀,让我见到了最美的风景。 刚开始材料还没到时,我们只能用一块块粘手的陶泥。那陶泥很不好刻,泥还没有干,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刻。若刻得过快了,那等着你的,就是一块块废泥巴了。 后来石头到了,得用刻刀了,只要微微一走刀,轻则损坏石头,重则划伤手指。比之前刻泥巴难得多了。 过了一段时间,阴刻对我来说太简单了。于是,我便开始尝试精巧的阳刻。 但是渐渐地,放了暑假,没了老师给我写印稿。我便只能自己设计。但刻出来的章,要么是姓名章,要么是别的图案,一点新意都没有。于是我决定设计一个“寿比南山”的章。 写印稿对我来说倒不难,难的是选材和刻字。这既是送予长辈,自然不能用我练习的青田石了。必然得用风门清那种名贵的寿山石。一个最简单也很复杂的问题——没钱,也随之暴露了出来。最后我只能用我最宝贵的石头——一块雕着盘龙的寿山石,来完成这次作品了。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用记号笔小心翼翼地写着印稿,再上石。我用我最细的永字牌刻刀一点一点地描着边。描边完成后就是最紧张的时候了。首先我用刻刀一点一点地把“寿”字中间的缝小心翼翼地刻掉。随着刻刀一点一点地刻去石头,上面的字也像印稿那样一点一点地浮现。终于,一方精巧的小印——寿比南山,便刻好了! 这一次,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篆刻。我一点都没有走刀。这让我见到了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