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温飞卿的一笑千年,隐藏着悠然等待的胸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的淡然超脱,又何尝不是一种等待的态度?
人生漫漫,常被文人骚客比作一条路。而在少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之后,得道之人,往往悟出了“等待”。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便是一种风雅的等待。山花灿烂之时,妻子嬉于丛花之处,君子却不愿扰其赏春乐趣,只留下便条,一句“可缓缓归矣”,是如何的温婉,怎样的如海深情。相比“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热烈,这样“等待”的行为更沁人心脾,大有君子的翩然风度。不由得想起花满楼,一袭白衣的盲人,却说:“你能不能感受到花蕾于春风中徐徐盛开时的美妙生命力?只要愿意等待,每个季节都有那么足以令你忘却一切烦恼的赏心乐趣”。原来,等待是一件如此浪漫的事情,又是一件如此优雅的事情,便为君子所乐……
“杏花天影里,吹笛到天明”简斋的逸趣,亦是一种等待。亦曾为英雄豪杰,简斋却渐渐懂得了“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于是在一树杏花下缓缓吹笛,等待下一个天亮,也是等待一个“无争”的世界。在这个与世无争的田园之中,多少官场失意之人得到回归?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便于终南山中不问世事,饮酒作诗,只等待菊花花期。“欲辨已忘言”,曾让我深深沉醉于这般率真与自然之中。王摩诘则是于深林抚琴长啸,归隐后的寂寥却使他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愿等下一个满月之夜,照于松涛之中。也只有在学会等待之后,他才能于《辋川六言》中写出“花落家童未扫,莺鸣山客犹眠”的大美之句。学会等待,又是如此诗意,蕴含禅机。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报琴来。”李白的等待,则染上了一丝酒意,几分豪情。山中与幽人对酌,只在灼灼野花中“一杯一杯复一杯”,酒中有真情,陶然共忘机。潇洒于红尘外,早已忘却今昔是何年,只幽兰共赏,等待挚友抱琴来,唯有如此,才能品味真情与大美。就如宋梅“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只有恬静地等待,才能嗅到馥郁花香。学会等待,方品人生真意,才能让美好时刻留下印记。
人生,不过一梦,无论是明月梅花还是栩然蝴蝶,不愿奔向名利的海市蜃楼,不如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说:“诗带我穿行或喜或悲的神国,在我黄昏旅路的终点,又将敲响哪一殿门?”学会等待,人生路途中总有一扇门为你而敞开。
请淡然一笑,学会等待亦是人生最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