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于此

初一 叙事 1090字
2022-08-05 13:35:34

直到晚课后,孤身走在雾蒙蒙的月光里,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我所迷醉的乐趣与浪迹的音符已经遗失好久了。

正如月光混于雾气和草木之间,我的人生也在悄悄翻涌的漂亮词藻和洋洋洒洒的坚实愿望里前进。也许有朝一日,我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梦中的词藻能够和现实的愿望统一,我的心灵被巨大的幸福充斥,我拥有将两者一并实践的勇气;也许有朝一日,我还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在人生的空白页上写下诗篇,于是生活的旷野里充满了词。

我在看着什么?我的心灵在渴求着什么?就像王小波先生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的快乐,我的光芒,我的愤慨,我的迷惘,我的无奈,我的恐惧,我的欲望,我的悲哀。“此在”记录的一切事物和感觉,以更加零碎的姿态,如芙蓉般出落于我撰写诗的手掌。它们比现实更加超脱,更加圣洁,更加切近我的心灵。这些碎片,这些温吞,这些如同小鸟鸣叫般的东西,将会在漫长的岁月里,与“此在”一同构建我的灵魂。我应当被笼罩在华丽的协调里,我明白的。

然而在这之前,我却未曾找寻诗与“此在”的平衡。在穿越黑暗的旅途里,我逐渐习惯将意识与想法聚焦于现实,将幻梦与词藻抛弃至夜的彼岸。我像一只孤独的蜗牛。在奔赴生命与理想交界的轨道上,我缩在现实给予我的壳里想要阻隔一切,却又间或探出丑陋的脑袋,向着遥远彼岸的光芒发出深深的叹息。我常常想感伤什么,却又在现实的障壁下,为自己的执念而深感迷茫和愧疚。但我无法否认,某种冲动在枯燥的生活里作祟,某个意境希冀打破虚幻的界限。在某些适当的时刻,仿佛蚊虫的叮咬,这种突如其来的意欲表达的感觉,令我瘙痒难耐。

在这种境况下,毫无疑问,我愿意去邂逅我的梦境。我迫切地需要一种热烈的融化、一次敏捷的心流。我感受到延伸的拉扯。我的美妙的思维的细丝,携着诗意,一往无前地冲破横亘迷雾的现实旷野。我想起拜伦卷帙浩繁的磅礴,也想起普鲁斯特亦步亦趋的散漫;我的意识奔流升腾于卡尔维诺的孤城,也回旋流转于三岛由纪夫的丰饶;我曾漫步于加缪看到的天空之下,也曾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里夹过花瓣……我感谢他们。这是我得以流溢诗意的容器以及开启容器的钥匙,让我可以承载起生活与人格的理想。

“没错,我是一个诗人。我毫无疑问是一个出色的诗人。”我时常这么对自己说着。我属于生活着的世界,亦属于诗的世界。我从我确凿的诗和桂树上折下月亮,在迷梦匆匆流过的重复日常里打捞起闪烁的碎片。我想起微风骀荡的水波,想起往来翕忽的游鱼;想起零露瀼瀼的月色,想起蔓草清扬的浮光;想起红豆汤温热的甘醇,想起外婆粗糙的汗津津的手掌;想起离家前父亲担忧而沉默的目光,想起电话那头母亲温和而满溢的思念……我感谢这些印记。无论如何,这些生活的碎片似乎是诗意的某种预知;而诗意所铸就的坚硬,则是生活的锚。

黑塞说:“所有极端与对立都告消失之处,即是涅槃。”或者一切都会不可避免地沦亡于庸俗,但我希望我所仰慕和倾羡的那颗星星,仍会一如既往地在我瞳孔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