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是一项熟能生巧的运动,学会这项技能的大多是父母或滑轮老师从站立、停刹到移动一步步教学的,但与我而言,那是我与铁栏相伴的成长,是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努力的成功。
大概在二年级那会,小区广场有一家客家饭店搬走了,那店铺占地面积大,关门时会拉下一大片横纵相间的铁栏,搬走了许久也没有租客租下,因此那铁栏上落下了一层灰。而在靠下方的部位,却稀稀拉拉地留着我的手印。在饭店搬走不久,我看见别人轻松地踩着滑轮鞋向前移动,便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滑轮鞋,两只鞋都有四只轮子,右脚那只还多了一个刹车。我尝试后发现脚站不稳,但又不甘心,就到饭店前蹲下,用手把着铁栏向前慢慢移动。
我经常留在父亲的店里,中午和晚上没有伙伴无聊的我便一日复一日地练习滑轮。常常不小心快了些或脚歪了下就会摔到地上,常常擦破皮。我一般是穿好滑轮的防护装备再到饭店前换鞋,因为戴着护手不方便抓栏杆干脆就不戴了,使得手心一直有一片泛灰的硬皮——或许它们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挑战自我过程的证明之一。
到后来,我的小腿适应了平衡,可以向前滑出一段距离,我就站起来——站起后比蹲下难多了,几乎一站起就会偏倒。我扶着比我低一些的铁栏时,几乎走一步摔一步;扶着高的栏杆时,走路是勉强稳住了,但换手时就要斜着将脚往前迈,而不是往前滑,起不到效果。我开始怀疑单靠自己是否根本不可能学会轮滑。
我看到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每天围绕院子爬,最终在一阵刺痛中双腿恢复了知觉——即使父母和医生都已放弃。这个故事给年幼的我带来很大触动——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战胜他人眼中的不可能,而我,又为什么不能战胜我自己呢。我重新开始尝试,先从弯腰滑动开始,两只手交替向前抓,从慢到快,后来可以只靠一只手把握铁栏。
机会终于在我的一次次努力中出现,我用手抵了一下铁栏后不小心松了手,我脱离铁杆向广场中心滑去。我慌了神,认为一定会摔倒——确实摔了,但令我惊喜的是,我的两条腿不自觉地如我平时练习般宽地滑,竟坚持稳定平衡了一会。虽然最后因为两只鞋滑到一起绊倒了,但这对于已经在炎热夏日中练习一个多月的我是一个巨大成就——我对滑行的平衡与速度有了感觉。
我知道,我再向着机会指引的方向迈出双脚,胜利就不远了,我每滑一会就调整脚步防止摔倒,而冒险地一次次朝广场的花坛边缘滑去,从中途绊倒到愈发顺利。终于在一次练习中,我完美地掌控步伐,手心碰到了对面的花盆。那一刻,我好像明白那个小儿麻痹症孩子的心,理解了我与他坚持的意义——坚持需要相信自己,需要有坚定的希望,明确的目标,把握机遇,纠正发展,那些点滴的行动会换得最终的成功。
努力时你可能对于未来的成果感到迷茫,但真正获得成效时你会彻底明确与收获你成功的果实。我永远会记得,我用于他人不同的方式获得的技能,在我仅八岁时由发自内心的努力获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