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愣的望着夜空,聚焦月亮,那美妙的弧度让我思绪万千,我相信,那其中定藏着许多学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想那飞鸟无法使他动容,万物亦是如此。清明淡然,人间的喧闹,更衬托出他的沉静,于生活中,代表浑水思维的沉淀,敛去杂尘,还一清水处世中。如古代诗人陶渊明归隐园田,想必夜来时赏明月,便也成为尘世中质朴的居士。于是当一切安静下来,更会发现美好,更淡泊名利,不追风逐云,不春风得意,能克制浮躁。如一抹素月,在空中独耀其芒,繁华不惊,流风不扰。
高尚无暇的灵魂在他身上显露,形单影只,却不因环境所变而改其本质,永持一颗正直纯净的心灵。人也应如此,这污浊的世间,是一定会产生侵蚀美好的‘物质’,便要洗净污水,去追寻最原本,最纯洁如月一样清澈的露珠。最终,携带着露珠,穿越世间的黑暗,保持内心的纯洁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道路的尽头,那时会发觉,远天的明月,便是内心的标志。明月皎洁,群星璀璨也无法掩盖他特有的光芒。唯成为如明月般的人,便可驰近君子之道,方能展心向所志,不随波逐流,以至倾覆海水之下。
古语有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如此,明月亦代表不朽的永恒。而永恒,非言事态永世无止,而是诫于世人,要珍惜流光如逝的每一分每一秒。但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每每观月之神秘,便会衍生一种迷离的梦幻感,是否曾度时光能不忆,曾行之事能不悔。若难舍,若悔恨,便记住明月,将他作为内心的直尺,一面谨记时间有穷,需惜时如金,一面长行君子风谈,弃小人德行。而后,内心深处矢志不移的追求,定会化作现实,亦或与现实交织,纺出自身极限的图卷,不留遗憾,将一切化为希望与温柔的永恒。
而此刻,夜空中,那明月突然刺透层云,直射入我的窗前,我摇头一笑,如此甚好,我意识到,那高举的明月啊,杂糅了多少大道圣贤的真理,蕴藏了多少世人不知的风习,缥缈千变的形体,显现出的学问,也仅会被部分人熟知。
微风轻袭,草木齐争,虫鸟相鸣,尽是在这明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