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掘记

初一 叙事 793字
2022-07-28 19:00:41

沿着古老布满沙砾的历史河床一步一步往回走,于是人们看见传统,看见人文,看见思想,见证每一次的辉煌与没落,这就是考古。

我与考古初次结缘还得从那个夏天说起,那天妈妈带回一个盒子,她拿着盒子在我眼前晃动,问到:“你要不要来试试考古挖掘?”“什么东西?”我好奇地问。“一件蕴涵着很多学问的东西,你来试试吧!”妈妈笑着说。说完她就拿出几张旧报纸铺在桌子上,然后把盒子拆开,里面就是一个圆圆的石灰膏。“宝藏就在这里面哦!”妈妈故意吊我胃口。“你得用这些工具小心地把石灰敲开。记得千万别把宝藏弄坏了。”妈妈说完又去提了一桶水来。

我们开始动手了。为了不让衣服弄脏,妈妈给我穿上围裙,戴上口罩,拿上工具,我顿时觉得自己就是考古学家了。开始动手了,我小心翼翼地用凿子和锤子敲着石灰膏,可是石灰膏没动静。“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轻,力度要适中。”妈妈见状提醒道。第二次我深吸一口气,用了比上次更大的力气,石灰膏裂开了一点。妈妈又提醒我,为了避免石灰飞扬,可以加点水。加了水后,我又用锤子继续敲了几次,这次石灰膏全裂开了。“宝藏在哪里?”我迫不及待地问。“不急,你还得用刷子慢慢找。要有点耐心。”妈妈鼓励我。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用工具在每一块石灰块里慢慢找。遇到大块的石灰块就继续用凿子和锤子敲开。突然在一块敲开的石灰块里我看到了一点点蓝色。我心想:这个肯定就是宝藏了。我赶紧拿起小刀,轻轻切开这个石灰块,原来是一个蓝色的小宝石,我激动地喊着:“找到啦,找到啦!”

看着桌子上一堆的石灰,和我满是石灰的手,再看看那个蓝蓝的小宝石,我不禁思绪飞扬。虽然这宝石不是一个真正的文物,但是通过这次小小的考古,我深刻地明白了文明的人类为什么总是热衷于考古。他们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窥探先辈的种种真相,我仿佛看到了考古学家的脸上洋溢着历史的诗情和想象的喜悦。

一颗蓝色的宝石,一颗考古的种子,从此我也有了一个考古梦!

教师点评:这篇记叙文在作者对题目的取拟、对素材的选取、对内容的讲述、对立意的斟酌之下形成了一股奇妙的动势:“考古挖掘记”这个题目让人不自觉联想到考古学家们在考古现场工作、研究的场景,但在这个题目下作者分享的却是自己“效仿”考古工作,从一块石灰膏中挖出小小宝石的经历;作者先详细且生动地记录了自己从拿到石灰膏再到用凿子开凿、用刷子清理、用小刀切划直到取出蓝色小宝石的过程,带领着我们一窥考古挖掘工作的繁琐与艰辛,而后自然亦真切地谈及了自己由此而生的思考感悟,引导着我们对考古之于人类历史进程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产生更近距离和多角度的理解认知。以此我们可以看到,题目向素材是“化大为小”,而讲述至立意是“以小见大”,“大”与“小”的变化与转化促成了文章奇妙动势的出现,从而让文章用贴近生活的形式解读了“考古”这一庞大深远的学科和意义匪浅的工作,也让文章看似简单日常、实则耐人寻味,既带科普性,又具吸引力,更富启发性。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