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初一 叙事 778字
2022-07-28 08:44:16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吃粽子的传统。粽子散发出阵阵的清香,沁人心脾。一个个用粽叶包裹的绿色身躯,看上去灵巧可爱、很有趣味。

小时候看外婆包粽子感觉特别简单。三两片粽叶,左三圈右三圈,绳子扎几圈,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拉着外婆去超市买包粽子用的材料。我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家中,做起了准备。

外婆把粽叶洗净,就开始包粽子了,我站在一旁观摩。外婆取了三片叶子卷成一个漏斗,先铺一层糯米,然后放一个色泽鲜艳的枣,接着再铺上糯米,最后用绳子把叶子捆好。外婆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我的内心蠢蠢欲动,包粽子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我便拿了两片粽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好。双手一合,做成了一个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这个漏斗填满。可我刚一用粽叶封住口,糯米就不听使唤地一粒粒跳了出来。看着满桌的糯米,外婆笑着说:“封口时要用大拇指摁好下面的口,你再试试看!”我静下心来,重新拿起那两片粽叶。先放糯米,再放红枣……我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往下包。我手忙脚乱地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扎粽绳。外婆说,粽子要扎得非常紧实才会入味。我接过粽绳给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最后打上了一个蝴蝶结。我正欣赏着自己的“佳作”,手一滑,只听“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儿,纷纷从我的指尖逃窜出来。

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万般无奈。我不甘就这样放弃,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比较顺利,尽管并不好看,但毕竟是我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我趁热打铁,包得一个比一个好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揭开盖子,生怕它们趁我不注意,变成了一碗糯米粥。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漫长,粽子的香味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闻着一缕缕粽香,口水差点流了出来。粽子终于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金黄松软的糯米里面镶嵌着几颗深红的玛瑙,很是好看。我吃着软糯的粽子,外婆给我讲起了屈原的故事……

听着外婆的讲述,我体会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个小小的粽子,竟让我品出了一个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情怀。

粽子,比看上去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