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祖立下的规矩”不能忘,,我妈也常念叨这句话。我一直把“老祖宗立下的规矩”理解成“家风”的体现。
现在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一些家庭教育平台也开始刊登各种各样的家风教育文章。让所谓的家风教育,更一步盛行。家风教育有空谈,也有行为体现。
我经历了一个“拾金昧”的故事。前年夏天,我和爸爸坐火车去西安。火车上十分的拥挤,可谓水泄不通。有许多民工模样的人携妻带子,用蛇皮袋子装着满满的行囊,他们行色匆匆地挤上车,累地气喘吁吁。也有人好像没有买到坐票,干脆拉过行李席地而坐。整个车厢乱哄哄的,吵得我的脑门子疼。车厢里有人吃东西,有人大声讲话,混合着人体的气味,我瞬间觉得坐车是一种煎熬。
我瞄了一眼旁边的一对父子,父亲正和儿子起劲地交谈。在他们的交谈中我听出了谈话内容,父亲告诉儿子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行为举止,要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我暗自窃喜,心想这位绅士一定是注重家风教育的好父亲。和不远处的那伙席地而坐的人比,他们如一股清流,冲走了我心头的阴霾。
我心情大好,也便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车后,我伸伸懒腰,深呼一口气,满身轻松,跟在老爸后面大步走向站台。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叫住了我。我回头一看,是那位坐在车仓里的叔叔的儿子。他急急忙忙地往我手里塞钱,小脸涨得通红。“哥哥,你刚才下车走得急掉了钱。”我摸摸裤兜,果真是我掉的。我接过钱,微笑着打量了一下这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穿着迷彩服短裤和T恤,穿着一双地摊款的鞋,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讪讪地微笑。
我转过身,下意识地数了数钱,好像还差一些呀。我对还我钱的孩子有了一些“想法”。甚至有些鄙夷,他一定是私吞了我的钱,还做出了拾金不昧的样子。这时,我的目光撞上了和父亲攀谈家风的孩子,他也看着我,他手里拿两张十块的钱,他大声说:“这是我捡的。”目光不可一世,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他并没有还钱给我的意思,当然他的绅士老爸也没有讲什么。
一个家庭的家风,在于长辈的身教榜,而不是高谈阔论,这便是我所理解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