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粽叶尚沾雨露,丝丝银白在夕阳下迎光定格。安放于集市竹篮里的粽叶被奶奶轻轻拾起。
寒冬悄至,不见白雪的南方此时也鲜少白云。仰视广阔的天空,也疏解不了我的烦闷,我不想低头,不想低头看见繁多的作业和计划….在积极和消沉中间悬溺。
“咔嚓瞧”。突然,伴随着绿叶微动的剪刀声在庭院中响起,接连不断,规则有序。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又是奶奶的身影。每年冬天,奶总会到集市购买新鲜的棕叶——趁它们尚且浓绿,再备好精米,扎成一个棱角分明的帽子,整齐地安放于蒸笼备用,年轮绕转,代动为恒。
奶一身朴素的毛衣,左持如芭蕉一般大小的粽叶,右持剪刀,安静地坐在一把老式的木椅上,眼睛始终盯着称叶,好似其余皆入不得她的眼,其余喧嚣都难入她耳,就像岁月的细水长流,在这一刻永恒。
“奶奶,我来帮你!”我走出房门,奶奶闻言抬头,看到是我,笑起来,她向我招手,腾出块地方给我,岁月在此刻更加静谧。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剪子,触碰柳叶上滑落的露珠,我沿着奶奶指出的纹路,小心的移动剪子,翻转方向,再合陇剪刀,然后再慢修正,好不容易剪出片成形的称叶,却见奶又开始倒嘴米进折好剪好的前叶里了。”我不做了,这太麻烦了,这周围还这么多材料呢,得弄到什么时候啊!”我放下剪子和棕叶,一下瘫坐在地上,嘟囔起来。
奶缓缓坐在我身边。”孙女啊,包粽子的步骤是多,你得慢来,不要那么着急,一步,接着一步,踏踏实实的。”看着这一大推棕叶,还有一大簸箕的糯米,我突然想到,煮好的粽子用粽叶包着,表面确实看不出什么来,奶每次却做这么久,原来步骤如此繁多。太阳不觉斜了位置,阳光照在奶奶身上,她总不紧不慢地,做着永恒的事。
“快起来,可别让咱家手艺在你这儿断了。”奶看我的窘态,开玩笑的说。我随即回过神来,捡起棕叶,翻折成形,倒入糯米。磨豆沙,裹入鲜肉……模仿着奶奶的动作,慢慢地,一个个步骤,一步接一步,持之以恒。
终于用完了所有材料,我和奶才停下手,松了一口气。夕阳下,奶银白的发丝泛着光,是冬日里的人间烟火色。我与奶奶相视一笑,她的手摸了摸我的头:“小孙女长大喽。”
何止包粽。太多事情需要一个“恒”字。奶奶年年包粽,坐落斜阳,才有软糯的肉粽入我口,进我心。
我回房,执笔,又低下头,坠入学海,可不再迷茫。因为我知道了—不用快,只要一步接一步,踏踏实实的,持之以恒。
太阳落山了,换起一片星空。我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升起,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