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乱红如雨,古巷深,一阵红泥芬芳于鼻尖徘徊,一人于卷中静坐,独守。越过繁华寻它千百度,道不尽,心中泥酌,悄然绽放,文化的泉水不息地流向远方。
阳光走着猫步来,在行人的欢笑声与摊贩的叫卖声中汇成一曲繁华。街市上掷碎万点金黄,却照得我心中烦躁不堪。实在是过于喧闹,我素不喜喧闹!忙避了出来,立小巷一隅,偶得一点泥韵钻入心间,悄然绽放,芬芳了一路,馥郁了满街。
行人如织,喧哗如潮,我却将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深巷处一位刻泥匠人。忽然停下脚步,一张桌,一把椅子,一盆将凋末凋的花,一把刻泥刀,他的世界,便有泥韵绽放,安然于市,静刻茶壶。稀疏的头发随意地耷拉下来,一袭藏青色的外衣将他包裹得有些臃肿,悄然中,已是尘满面,鬓微霜。刀刀有力,手法娴熟,目光所及尽是惊艳,壶身上的兰花婀娜多姿却又不失风骨,片片兰花舒展中透着韵致,似是纤手弄巧,打翻了装着精致的罐子,茶壶被精致浸染。
赞叹之余不禁疑惑,如此泥韵周围,怎会这般寂静,少人问津。思及此处,苦闷与失落在心头滋长。幸得抬眸,惊见桌上一盆兰花,叶子有些枯黄,花却已悄然绽放。风歇,这株兰花已给了我答案。
高桐漏影,泥韵兰香,朦朦胧胧听到了泥韵也踏着猫步来,携兰花芬芳,于心中悄然绽放。
手执泥刀,刀有力,嵌入壶身的位置,不深不浅。他的眼神坚定而又炽热,如暗夜的流莹,星点,却足以照亮长空,藏着恬静与深情。我上前一步,注视着桌上的茶壶、兰花,缓缓开口:“这么多年,您一直在这吗?”他抬起了头,满眼干净,流动着光彩,灿若晨:嗯……长长的尾音,藏着一个悠悠的故事,一个字胜过千言万语,桌上的兰花不会凋零,心中的泥韵也会悄然绽放。
风侧身掠过屋檐似小猫在脚边撒娇,泥韵之灵,窥尽文化。风过我颤抖了两次,一次为泥韵,一次为文化。
坚定地驻守街头,爱紫砂,喜静厌闹,执刀雕刻春秋,雕刻中国风,也爱岁月。桌上的兰花虽枯黄,花却悄然绽放,花终不会落。
红泥芬芳,心中泥韵,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