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柑

初一 叙事 848字
2022-07-01 18:04:11

柑子是我老家的特产,与黄岩的蜜橘齐名。因为永嘉有瓯江江水冲积而成的泥层,最适宜种植柑子,所以此地产的柑子叫作瓯柑。瓯柑比橘子形状稍尖,皮亦较大厚,但皮上那股子清香味儿,却胜于橘子。瓯柑瓤水分充足,只是吃后回味稍稍有点苦。我就是喜欢那一点隽永的苦味,这是任何其他水果所没有的。

现在快到瓯柑上市的季节了,青皮的时候,当然是酸的,慢慢就变成又红又甜。每年腊月,我家都要买来好几大筐,仔细的收藏起来,留待明年再吃。收藏的方法是将青翠的松针密密层层的铺在小口瓮中,然后把柑子小心地一个个放入,不能碰击,不能用手指攫,更不能重跌在地上,碰跌过的,都要剔出,以免腐烂害了其他的柑子。瓮中再塞以厚厚的松针,压上一块砖头,要等过了年才开启。这项收藏的工作非常重要,如封得不紧,水分跑了,明年就全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收藏得好,不但次年清明扫墓时可以做祭祀妙品,就是到了端午节还有的吃。那时的柑子,表皮虽不那么有光泽,可是水分一点不减少,而且甜的出奇,也苦的清口,可以解煤烟,去火气。头疼,嗓子疼,吃一两个就好了。

我家老宅旁是一大片柑橘园,绿油油茂密的树枝,显得一番朝气蓬勃。结子以后,扣子似的小柑小橘,更散发着阵阵清香。我小时候就喜欢帮长工们摘去结的太多的果子,一株上只剩若干枚,让他们长得硕大无朋。所以“潘宅的柑橘”成了我乡间闻名的特产。而摘下来的小柑橘,晒干了泡茶喝,可以治疗胃气痛。果子成熟以后,母亲装的满筐满篓的,分赠邻里亲友。这一份送柑橘的差事,又是我最高兴做的。长工用扁但套上篮子,一头捏在手上,一头放在我的小肩膀上,抬着挨门挨户的送,回来时仍是满载而归。篮子里不是糕饼,就是番薯胡豆的东西,口袋里更装满了花生和炒米糖。我喜欢这些吃的,我更喜欢看他们慈和亲切的笑脸。

过新年,又是我大量收获的好时光。长工牵着我的手,到个长辈亲戚家拜年,他们除了给我压岁钱,一定还会给我几枚柑子。长工带一个袋子,装的满满的提回来。这就是我的私有财产,不许大人们吃我的。我拿它们作为跟小朋友谈豆子的赌本,往往输的精光。有一次,我一个堂叔顺手拿起一个,剥开吃了,我大哭大跳的定要他赔十个。他被我闹不过,只得掏出一块雪亮的老鹰银圆给我,才把我哄住!

说着柑橘,不知咋的又想起这些古老的事来。那些琐琐碎碎的旧事,就不免时时萦绕心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