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清风明月;今日之时,我陪你侧风看雨,细数花名
我的小学生涯中并没有使我印象深刻的事物,除了那盏灯。在那时候,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料幼小的我,便只能将我送到乡下奶奶家。可是见过大城市的繁华,又怎能不讨厌乡村生活呢?
一开始,我厌烦夏日耳边无穷无尽婵鸣声和蟋蟀声,讨厌门口泥泞的土路让我的鞋子总是脏兮兮的,更讨厌的是奶奶家唯一的酒精灯灯光如土,每次只能照射巴掌大小的地方,怎么够我写作业?所以每天放学后,同学们都像出笼的小鸟,扑腾着羽翼尚未丰满的翅膀飞奔似的回家,可我总是独自在电灯照耀下的明亮教室里写作业,直到学校空无一人,每天晚上奶奶都会跑到学校里手拉手接我回家。
日复一日,我们祖孙两个相伴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我逐渐觉得稀疏的唧唧声让夜晚更加幽静,田野间小麦的清香在夜风的吹拂下更加诱人,没多久就看到不远处的房子里透露着微弱的光时隐实现,后来每当我在家伏案写作时,奶奶总是点了酒精灯。坐在我旁边守护着我,或是在灯光下艰难的做些针线活或是时不时的挑弄灯芯,让它更加明亮。
长大一些,奶奶的身体不是之前那边硬了,但仍要坚持接送我,我疼惜他的身体,最终在我的坚持下,奶奶妥协了。但她总要点亮酒精灯,在家枯坐,我们家文文最怕黑了,现在老了,不能一路陪你了,但怎么也要把你回家的路照亮吧,九江灯的光仍十分微弱。在夏夜里就像天上遥远的星星那样,只发出点点光亮,放学路上总是充满愉悦和期待,期待回到家中能见到灯光中的奶奶喊声,奶奶,我回来了。
随着酒精灯的不断点亮,奶奶的头发也白了,一根又一根。而今酒精灯依然明亮,可是那个为我点灯的人却不在了。今天再次想起小时候放学路上那远处微弱的灯光,想起那在酒精灯下做针线活的奶奶,艰难的找针头的样子,多么渴望奶奶还在我身边。可是我记得奶奶曾告诉我,酒精灯是当年他与爷爷结婚时唯一的陪嫁,奶奶后来将她送给我,就是希望我以后的生活平安幸福。
奶奶,我会一直带着那盏灯替你走过人间烟火,从此与你千山共路,万水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