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城市中的我,似乎每天都生活在仓促奔忙的节奏中,每当学习压力大、心情灰暗的时候,我就会想,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是会有一束照亮心灵的光芒,我们必须奔跑起来,跑得足够遥远,才能够与它相遇。偶然间,我读到了木心的诗歌《从前慢》:“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首诗,让我联想起爸爸带我去过的小镇。
那座小镇,是爸爸的家乡,名叫恩阳古镇,那朴素、安宁的氛围,那清澈见底的河水,还有天空中的星光,让平凡的日子也散发出光彩来。
小镇里住着我的祖母。我出生的时候,祖母七十多岁,现在她已经八十出头了。祖母有一大片绿意葱茏的田地,充满了庄稼生长的芳香。她还种了很多水果和蔬菜,有大得连双手都抱不动的西瓜,有修长笔直的甘蔗,还有咧嘴大笑、露出可爱小黄牙的玉米……田野里还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各式各样的昆虫,五彩缤纷。当祖母佝偻着脊背,在土里撒播小白菜的种子时,调皮的我就跟在她身后,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东一脚西一脚地一个一个溜平。但是,小白菜依然长得非常快,一场雨过后,就发了芽,再有几天,就可以拔下来吃了。我并不能认全那些作物,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而把狗尾巴草当作麦穗留着。
上学以后,一到假期,爸爸就会带我去祖母的家。悠长的假日与悠闲的小镇生活,成为我最向往的两件事。
一条澄澈的小河流经古镇,清晨,沿河的人家缓缓步下蜿蜒的台阶,在河边淘米、洗衣,小孩子就在那里玩水枪、捉螃蟹。螃蟹又大又笨拙,网兜一下去,总是会上来几只呆头呆脑的家伙。然而鱼是不容易上钩的,老大爷们坐在树荫下一整天,盯着淙淙的水流,却是连鱼的影子都没有。若是一不小心钓上来一条硕大的鲢鱼,那真是整个镇子里都沸腾了。有一次,爸爸扛着鱼竿,信心满满地准备钓几条大鱼,给大家加餐。没想到他技术“回潮”,一连抛了好几次鱼钩,仅仅落在眼前不到一米处,最后连鱼竿都差点掉进河里。我决定大显身手,鱼竿一甩,顿觉后脑勺一凉——居然把我自己的帽子给勾了下来,简直比爸爸出了更大的糗!
小镇有东西两条长街,房屋都是用木头搭建而成的,上面盖着层层叠叠的青色瓦片。下雨了,雨滴坐上滑滑梯,沿着每一片瓦顺势而下,溅起小朵小朵的水花。家家门前都有花盆,里面没有花,却种着辣椒,种着无花果,种着番茄。临街的人家开着店铺,有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出售,比如沉甸甸的铁锅、一针一线缝制的鞋垫,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我最喜爱的是提糖麻饼,就在一棵黄桷树下,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其貌不扬的麻饼入口即化,可谓是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小镇旁是起伏的群山,山中有野蘑菇,人迹罕至的地方,还有野兔和獾子。我跟着爸爸去爬山,沿途空气清冽,满目苍翠,仿佛世外桃源。在山林中,时间过得格外慢,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心灵就像树木那么安静,万事万物皆是新鲜自然的,在广阔的旷野中,人类显得那么微小,却又有着巨大的能量。
居住在这座缓慢而又美好的小镇中,我时常想起阿尔卑斯山路上的一则标语:慢慢走,欣赏啊!相信当我们放慢步履,就会发现,纵然生活中不时会出现阴影,但这阴影的存在,正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温暖而又灿烂的光之所在,而那束光,就是我们的梦想。只要锲而不舍地追随着梦想的翅膀,我们最终也会变得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