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细碎的阳光透过窗棂。窗的影投射到了奶奶手上,几经翻折,一只只元宝被放入袋中,纸上的金屑落到了四处,熠熠生辉。
“奶奶,折元宝做什么?”我的不解发问打破了静谧。“这个月十五是老祖宗们的忌日呀。”乡音亲切,奶奶依旧未变她的习惯,用农历记着日子。
菜苔叶子上的绿呀,春天已至,祭祖日到了。早早的我们便回到了爷爷奶奶家,他们早已经开始忙碌。厨房飘来的香气是爷爷拿手的红烧肉,蔬菜大部分都是爷爷自家田中摘的,用简朴的做法,烧出平淡滋味。
奶奶与父亲开始在屋外的空地上烧纸钱与元宝,折入元宝中的祝福,随风飞上青天。
菜肴被摆至堂屋中央的方桌上,正对墙上的福禄寿三星。接着爷爷与父亲摆上碗筷,在杯中斟满黄酒。整个过程,我都在一旁默默看着。这张平日里有我相伴的桌子,此刻赭色的木头却隐隐散发出神圣的气息。犹记儿时我总会好奇的凑上前去看,奶奶却认真的朝我摆摆手,“别碰,老祖宗们在吃饭呢,快回来。”
爷爷拿出三支香,点燃,插入古铜色的香炉中,白烟几缕,袅袅升起。
水沉香再度唤醒了记忆。
爷爷先是双手合十,再跪下叩头,口中念念叨叨着,“这些钱你们放开了用啊,够的呀。要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保佑……美好的希冀被一一道出,我在旁望着他沧老的背影,猜想着他脸上的神情,是怀念还是虔诚,亦会是幸福。
我记着爷爷的动作,终于到我了。走近,香炉中的烟气更浓了。我望着升腾而上的白烟,双手合十拜了三拜。耳畔传了奶奶的声音,“老祖宗要保佑你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快快乐乐的啊……”直白而美好的衷肠,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画面中融入香气,氤氲在屋里。祭拜着素未谋面的祖辈,却能感受到这种亲人团聚一起的温暖,此情此景,庄重严肃,又不乏温馨,仿佛那只陈旧的古铜色香炉。
屋外纸钱与元宝已烧尽,我仍能闻到萦绕在心上的烟火味。
又是一番收拾整理,终于到了我们吃饭的时间,红烧鲤鱼、如意菜、百叶总是不会缺少,他们全都是农人独有的浪漫。围坐一起,我们共同享用爷爷奶奶的手艺。
生活又恢复了平常,这些短暂的仪式点染了时光,又随烟气飘走。
奶奶将香炉收起,放上了灶头上的橱柜里,等待下个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