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蒲扇

初一 叙事 1146字
2022-05-05 10:32:41

平江的初秋还很炎热,昨夜在书房开着空调读书,吹久了感到有点头晕,于是关掉空调放下书本,随手打开案头文友李燕辉送给我的,一把他手写的纸折扇,闻着墨香,欣赏他的书法,见作品用墨清淡,点线舒美,有幽悠之情态,顿感心境凉爽。

折扇自古是文人的把玩,突然间,我想起登不了大雅之堂妈妈的那把蒲扇。

蒲扇是用香蒲叶或棕叶做成的扇子叫蒲扇。蒲节过后,妈妈新买来了扇子,生怕我们搞烂,把洋布条子缠着围绕扇边用针线缝一圈,虽然土气,但确实要耐用久些,热天过了就收起来,一把扇子扇几个热天,真还不会烂。我们清水老家流传有这样的顺口溜:“扇子扇清风,时时在手中。有人要借扇,要问老叔公。”说明是扇子的重要性。扇子是家家户户消暑必备之物,家里至少有新旧的扇三四把,妈妈不识字,总要我用草香在每把扇柄上简单烧个字做成记号,以免和别人的扇子混淆不清的意思。

记得小时候夏夜,我同邻居拥伢子拿着蒲扇到田边或瓜棚下去捉萤火虫,蒲扇捉萤火虫是最好的工具,当萤火虫飞来时,反手一扇就把它扇到地上,迅速捉起把它装进掏空的鸡蛋壳里,然后用破絮堵住,萤光闪闪,我们把它叫作电泡,它照亮了我们回家的道路,我们还高兴地唱着:“萤火帝,部部来,不吃你的酒,不吃你的茶,吃你半升油麦苦。”玩累了就走到院子边爬到竹床上,妈妈坐在我身边,用蒲扇一边给我驱赶蚊虫,一边教我唱童谣:“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照下磡,捡只鲤鱼三斤半,爷吃脑,崽吃腰,斩个尾巴送三朝。”唱着唱着就进入了梦乡。

记得还有一次,我同双妹子和几个伢仔在堂屋里玩游戏,我让双妹子扮铁扇公主,当即还把家里一把半新旧的,缠有蓝布边的蒲扇故意撕破扮演济公,玩了一会才想起妈妈平时最爱那把扇子的,现在把扇子撕破了怎么办?妈妈发现了会骂我的,为了不让她发现和知道,我悄悄地把扇子藏在衣服内,我们几个伢子走到门前河边,把扇子丢掉堰潭里去,可是扇子浮在水面上,随着潭水在潭中旋转,怕妈妈散工回来看见骂人,这还是不行,于是,我们几个找来一根竹篙,把潭中的扇子慢慢扒拢来,找根细麻绳绑定一个石头,才把扇子沉入潭底,我还是不放心,要他们千万别告诉我妈,妈妈回家后问我见过那把蓝边蒲扇没有,我说没有。

几十年过去了,妈妈老了,我当年的谎话还没对她说呢!我现在也四十多岁了,却把那件事告诉了儿子,要他不要说谎话,更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要好好做人。

夏天,妈妈不管去哪里,哪怕到邻居家去,手中总要拿把蒲扇,有时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不淋湿头,到菜园里去摘小菜,还可以张班椒和豆角等。她善良贤惠,记得有年盛夏,天气非常炎热,我家正在吃午饭时来了一个讨米的人,只见那个讨米的人,戴头一顶破草帽,光着赤脚,满头大汗,妈妈给他打一盆凉水要他洗脸,拿一把半新旧的蒲扇要他歇一会后同我们吃饭,吃完给他半升米,那把蒲扇一同送给了他。

现在,家里不但有了电风扇和空调,妈妈总是喜欢她的蒲扇,她说:“携带方便,走到哪都可用,我用了几十年了,还是蒲扇好。”我是六月出生的,是妈妈的蒲扇一摇一摇地把我扇大的,妈妈的手里的那把蒲扇,不知给我送来了多少清风,也不知驱赶过多少蚊虫,但儿时深情的记忆,慈祥母爱的情怀至今还在我心中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