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我们,就如一粒隐藏在土壤中的种子,具有无限潜能,蓄势待发。低头,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突破瓶颈的钥匙。
初一那年,刚刚转到绵阳读书。依稀记得离乡那日,流连于乡间小路,农民伯伯正在播种麦子,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与种子如同“患难之交”,内心有些许忐忑,不知北京生活是怎样的。
我暗下决心,要与种子一并成长。来到新的学校,我昂起头告诉母亲:“我可以考的很好,您就等着吧。”母亲疑惑地问我:“你有这么大的把握?”我信誓旦旦地许诺,母亲不再说什么,可她知道当时我的成绩并不出色。
整个初一的第一学期,母亲没有过多的精力专门照顾我,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我当初的那个许诺,没想到,期末考过后我的成绩是倒数,这个意外让我措手不及。
母亲没有批评我,而我自己却痛苦得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在房间里静静做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我,咬着我,折磨着我,将我拽入深渊。
母亲说带我回家乡散散心,我没拒绝。坐在车上,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再次醒来只见窗外是一片片麦地,在阳光的照耀下,颗颗麦粒硕大饱满,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我的目光不由得被这景象牵引而去,于是叫母亲把车停下。
我和母亲走到田垄上去,成熟的麦子,毛茸茸、黄灿灿的,顶着那饱满的麦粒在田间静默着。尽管有阵阵清风拂过,它们依旧是低着头,就像从来不曾抬起过一样。是那样谦卑,一如当初的种子。
母亲对我说:“摘麦子灌浆期,那些麦粒空瘪的麦穗,总是高高的立着,一遇到风雨就被吹断了麦秆。而那些麦粒饱满的麦穗,一直低着头,积蓄着力量,便躲过了风雨,如今才能成熟。”听了母亲的话,我回到车上,默默地准备回绵阳。
新学期开始,我不再毛毛躁躁。上课时,我低着头,认真记笔记;夜晚的台灯下,我低着头,伏案读书;考试时,我低着头,认真答卷。终于,我像麦子一样,低着头,积蓄了力量,取得了进步,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挺拔向上的美过于高傲,一味昂头也会深受伤害,而低头奋进的美,最令人折服——低着头,默默积蓄能量,这才是一粒种子应有的样子。
愿做一粒低头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