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不服输的种子

初一 叙事 716字
2022-04-03 15:00:29

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或独特或普通,或坚韧或柔弱。于我而言,我愿做一粒不服输的种子,在寒冷阴暗的万丈深渊中仍然固执地竖直向上生长,在这最贫瘠的土地里绽放最精彩的自己。前年,我这颗在温室里长了七年的有些娇惯的“小种子”被“移植”到了野外一—从较轻松的私立学校转回了公立学校就读。一系列不适症“接踵而来”一—我开始完全听不懂课,不会写作业,也开始陷入无尽的迷茫……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

2020年的线上学习让情况更糟。那是一个难忘的周三上午,老师正带我们复习心脏的结构,之前没学过的我什么都听不懂,只能望着屏幕发呆。不知不觉中,只感觉眼睑一凉,许多颗晶莹的“大米粒”竟沿着脸颊轻轻地滑了下来。我用左手蹭了蹭泪水,右手拿起身边的字典,翻到最后一页开始边流泪边背元素周期表。

那一刻,我觉得,我这颗种子简直“烂透了”。

但我不想就这样认输,在三思之下,我决定试着自己学一学。我随手拿起一本知识点小册子,翻到掌握得最不好的循环系统这部分开始背诵。“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经过几天的努力,我发现自己并非想象中那么差,只是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时间。

我开始每天五点早起背一页知识点,中午吃完饭刷一套题,晚上睡前再看两节微课。我开始好好上课、认真做作业、耐心改错题。我也开始试着忘记自己的劣势,只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在这黎明前的无尽黑暗,我也终于看见了自己内在的“勃勃生机”,也看见了拂晓的晨曦在向深渊中的我招手。果然,星光不负赶路人,我终于“破土而出”。在这次中考中,我这个原来连“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都不知道,能把“神经系统”写成“神精系统”,甚至连光合作用都闻所未闻的人竟然考了满分。在我眼里,这次经历诠释不了什么叫做“天赋异禀”,但它一定能诠释什么是“勤能补拙”。

所以,做一粒不服输的种子吧!纵然万事皆不如意,也要向着反重力的方向生长。等到钻出地面的时候,就能看见地上的世界,万物可爱;听见耳旁的“喧闹”,春风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