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的故事

初一 叙事 1118字
2022-03-26 17:29:53

“土豆没吃,都发芽了!”

妈妈抱怨着从厨房里走出,手上握着两个土豆,径直向门外的垃圾桶走去。我一瞧,果真,土豆表面上探出了小小的绿芽,怯生生的。妈妈正准备把它扔进垃圾桶,邻居阿婶经过:“哎——等等。土豆发芽啦?干脆留下来养呗!”我瞥了一眼那长得不太规整的土豆:“这玩意儿,养了干啥?”“弄点水就能活,长得可旺盛了,到时候你看,还真不赖。”

妈妈倒真将它们留下来了,随便找了个盂,倒点清水,就放在了窗台上。

起初谁也没有留意,因为那土豆实在是太普通、太普通了,甚至有点丑。只有阿婶经过我家门前,会偶尔提上一嘴:“哟,土豆又长新芽啦!”这时候我会抬头看她一眼,她总是那样,烫得焦黄的头发拢在脑后,像秋天翻滚的麦浪,面色黝黑,身上穿着一件深蓝的车间工作服,但胜在整洁干净。每当她触及我的目光时,都会冲我笑笑,露出有点外凸的牙,显得很友善。任谁见了她,都不会觉着她美。但阿婶人爽朗,大家都挺喜欢她。

土豆就这样慢慢生长着,凭着一盂清水,凭着贴着墙角爬上来的细碎阳光。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直到有一天。

我无意间向窗外一瞥,视野中大半都占满了逼人的绿意,一时间我竟不知那是什么,探身一看,才惊觉——土豆。原先敦厚傻气的土豆块被肥硕的叶子挡了大半,一眼看去,绿得酣畅淋漓,绿得痴迷醉人,绿得惊天动地。已经长得很大的叶片,叶缘儿好看地卷着,丰腴肥美;新生的嫩芽,像宝宝的乳牙,看起来实在是柔弱,其实自有一番坚韧。

空气似乎都染上了一层朦朦的绿色,呼吸间,尽是生命的气息。

这时,阿婶恰好出门,我远远地唤她:“阿婶,你瞧这土豆!”她愣怔了几秒,似乎也被那绿意惊住,旋即笑开,语气里带了几丝骄傲:“我就说嘛!”笑眼盈盈,飞扬的眉眼就像肆意生长的枝叶,如此灿烂,如此活力。有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伸出右手拂开,只见那只手带着厚茧,骨骼畸形地弯曲着。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工厂上班的阿婶被机床压伤了手,让她无法做精确的测量,无法操纵庞大的机器了。原先的优秀机床工,只能做杂工活了,阿婶家里,一下子窘迫起来。

看到我的目光,阿婶丝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冲我挥了挥手,开着电瓶车往镇上去。疾驰而去的背影显得活力四射。阿婶这种豁达的人,再大的苦痛也不能击溃她的。她大胆地贷款买了机器,做起了面条、饺子皮,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土豆的枝叶在风中轻颤,这在众人眼中已然是“废品”了的土豆,给一点点清水,它就能活,还要活得生机勃勃,活得绿意逼人。阿婶和土豆何其相似,原本废弃的人生,被她硬生生经营得有声有色。这让人心中敬意油然而生,让人感动得想要顶礼膜拜,为这不屈的生命,为他们活出的另一种灿烂的人生。

窗外的土豆霸道地占领了大半的领地,这是人家应得的灿烂,这是人家当然的风华——不经过艰难生长的苦,谁都羡慕不起。

教师点评:发芽的土豆给人的第一印象常是“没用了,应该丢掉”,在故事开头,“我”和“妈妈”也确实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但未曾想到的是,邻居阿姨站出来讲述了发芽土豆的另一面“弄点水就能活,长得还很茂盛”,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豆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我”也对阿姨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土豆的故事”作为延伸,“阿姨的故事”慢慢展开,二者相互交融、相互映衬,很好地将土豆的特性与阿姨的品格结合在一起,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将小作者对邻居阿姨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无比敬佩之情深刻地表达了出来,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理解和想象的空间,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小作者的细心的观察不仅让文章精彩纷呈,富有借鉴价值,还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更多可能性,令人动容。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