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的晨光下,我在家中醒来,屋里弥漫着熟悉的清香,被这清香所吸引着。从床上缓步走下,映入眼帘的便是餐桌上摆着的姑姑寄来的几个蒿子粑,清香的浸泡中,心中不禁浮现出童年的回忆。
半大童年,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已是身处童年的故乡——安徽。母亲走过来告诉我今天要去河边采蒿叶来让姑姑做蒿子粑。
蒿叶长于小溪边的艾蒿上,小溪离家不远。溪水清澈,偶尔有鱼儿游过,溪边长满了狗尾草,隐约间能看到几棵艾草。我们走近细细挑选,需要的艾草嫩叶呈青绿色,与少量浓绿色的老叶绘成一副迷彩图,不一会儿装蒿子叶的竹筐已经满了。
我们听着鸟鸣,吸着有着浓重稻草与青草气息的新鲜空气往家走。姑姑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她的手旁有一张桌子,一只盛满糯米团的盆,一把擀面杖。我看着这些原材料,嘴中喉中已经荡漾出蒿子粑的味道了。
姑姑一边与我们用村中的方言闲聊,一边捣着一部分蒿叶。旁边的父亲一边帮我们翻译姑姑说的方言,一边将姑姑刚捣好的蒿叶——已是一团青绿色散发着浓重清香的泥状的物体倒入洁白的糯米团中,接着两人合作混合,我帮着撒入一些蒿叶,很快糯米团变成了深绿色,散发出蒿叶独有的清香,姑姑又在其中混入许多腊肉丁与细盐,蒿子粑的雏形已经显现,距离成为蒿子耙只差拿去蒸了。
午睡过后,蒿子粑已经静静的躺在盘中了,我禁不住它的诱惑,拿起一块放入口中,一股清香直冲口鼻。鲜香直攻胃肠,细嚼,它绵软细腻,有时嚼到的腊肉丁会突袭牙齿,让我的牙齿在绵软的世界中防不胜防,第二口下去食欲大开,恨不得不狼吞虎咽,但微粘的口感正恰到好处的抑制住了我的念头,嗯!这就是童年的味道。
自然的回馈清香中,饱含着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手中拿着蒿子粑,品味着家的味道,便是异乡游子最暖心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