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桥,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小黄姜。爸爸说,小黄姜是我们家乡主要的经济作物,大家一年的收入都靠它们!难怪爸爸总是在地里精心侍候他的小黄姜,比照顾我还用心。
在温暖的春天,爸爸将土地翻一遍,撒上底肥,然后把去年留下的健健康康的种姜埋在土里,等待它们发芽。那些天,爸爸每天早出晚归,汗水常常湿透他的衣裳。有时候吃完晚饭,爸爸还得连夜浇水,直到凌晨才疲惫不堪地回家。
过了些日子,生姜长出了细细的嫩芽。那嫩芽绿绿的、尖尖的,像无数个小犄角,非常努力地钻出地面,可爱极了。
几场春雨过后,姜苗慢慢长大了。绿油油的姜苗挺直腰杆,像一个个神气的小士兵。每当风吹过,成片成片的姜苗泛起绿色的波浪,让我想起了课文中“清波漾漾”这个词。
夏天的雨又急又猛。有时下了一场大雨,姜地里的泥土被冲散了。我脱鞋挽裤来到生姜地里,和爸爸一起劳动。爸爸让我拿着小锄头,把雨水冲下来的泥土堆上去。
被雨水洗刷过的姜苗闪烁着绿油油的光,就像涂了一层蜡似的。爸爸说,看着它们,都不觉得劳累了。可我怎么一下就累趴了呢?
秋天到了,黄姜的叶尖开始变黄。爸爸说:“终于可以收割黄姜了。得请邻居们来帮忙。”邻居们搬来椅子坐在地里有说有笑地拔姜。慢慢地,生姜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一蔸蔸黄姜金灿灿的、胖乎乎的,像巨人的手掌。整个田里充满了生姜特有的清香。我使劲吸着鼻子,总也闻不够。
我们将姜苗剪掉,抖落黄姜身上的泥土,将它们装进红色的塑料袋,送到大卡车上。田里满是装姜的红色袋子,远远望去,红彤形的一片,形成了马桥秋天特有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