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鬟凝翠,鬓黛遥妆,真如峨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题记
从成都赶到乐山,再从乐山赶到峨眉,冬天的寒冷也没有挡住我追寻云海的脚步。
峨眉的早晨是从三、四点开始的,坐上去山腰的车,车程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晨光熹微,口中呼出的白气清晰可见。远处的点点繁星在夜幕中发出微光,静止不动,安然自若。
在车上睡了一觉,醒来忽然觉得头很胀,一下车便拿着塑料袋吐起来,身体的不适差点打消了我赏景的兴致,可一抬头,我还是被这造物主的鬼斧神工震惊了—这里海拔1000多米,雪花洋洋洒洒地飘落,不远处拔地而起的松树,退去了幼时的青涩,留下的是面对恶劣环境的刚毅身形。远眺时云朵会挡住你的视野,这云变幻万千,有时聚在一起,有时又四散分开,隐约可见对面山上的情况。
远眺时云朵会挡住你的视野,这云变幻万千,有时聚在一起,有时又四散分开,隐约可见对面山上的情况。那是几幢小房,稀稀散散地分布在这偌大的峨眉山上,在白雪和白云的衬托下,在雾和水蒸气的包裹中,显得更加梦幻。
穿好厚衣,戴好冰爪,背好行囊,我们开始从山腰攀登。冬天的峨眉,雪是厚的,每踏出一步,就留下了一个脚印,回首看去,一串串小小的脚印,嵌在了广袤的雪地上。路旁有许多针叶林,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树,但无一例外都结起了银白的雾凇,还能闻到一股松香味。偶有几块奇形怪状的石头露出来……
它们是否也像云一样,越过千年呢?海拔越高,我越难以适应,冰冷的雪擦碰着我的脸,脚下的步子愈发沉重,我感觉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对,呼吸渐渐急促,视野渐渐模糊,细密的汗珠渐渐渗出脖颈,偶尔闻见一抹清香,刚想去追,却又因双脚无力而放弃…行囊越来越沉重,心也越来越沉重,莫非我要败在这苍穹之下?我是来寻景的,不怕艰难险阻,我要站在山顶上,一览胜景!
终于,悠悠的钟声响起,淡淡的檀香传来,是金顶!我登顶了!精疲力竭的我又兴奋起来。走,去赏景!走到观景台,是一片云雾。不同于山腰的云雾,这里的显得更加飘逸,更加漫不经心。看见了吗?白云千载,流转千年;云卷云舒,美不胜收。历史没能给云雾带来变化,它们依旧无忧无虑,远离市井,清纯美好。
那是自然生命之歌!云和雾不是困难险阻,也不是束缚,而是历史年轮中的“纯”,也是自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