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

初一 叙事 543字
2022-02-18 22:04:28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寓意,每逢佳节的欢喜,其实全在吃穿和情意中……

白汤圆,红灯笼:

说到元宵节,不能少的是汤圆和花灯。每次妈妈煮汤圆,我都在一旁眼巴巴的望着:看着汤圆在锅中一沉一浮,挑逗食欲。锅开了,拿起勺子舀上一颗圆滚滚的“白胖子”,小口吹凉,一口咬下去,甜丝丝的味道便萦满舌尖,令人欢喜。而我总是满足的摸着肚子,穿上新衣,提上一盏花哨的小灯笼,与小朋友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彼此的衣服和花灯。

吃冷食,禁烟火:

清明前一天不生火做饭,是谓“寒食”。我对这一习俗有过不解,问过爸爸才知道,这是为了记念火中抱树死去的介子推,心中不由为之震撼——世上竟有如此忠君爱国之人。莫名想到梁山的救火英雄,不论是为了气节还是人民,在他们心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于是无畏。

第二天踏青,扫墓祭祖,发现近来墓园多了一条规矩:恐引山火,禁止焚烧纸钱。大家纷纷以鲜花、鞠躬礼代替烧纸钱。我在心里默默念叨:不论何种方式,祭拜之事,重在心意。

天上月圆,地上团圆:

一年中,独有中秋的那一轮明月,圆的最迷人。每逢中秋,我都会守在月饼前,不吃,只是看,这时妈妈总会走过来说:“看什么,想吃就吃。”“不,我一定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妈妈和奶奶也在等待着。邻居的灯火已睡去,我家的灯火却仍执拗地等待着晚归的“游子”。直至寂静的夜被一阵车鸣声刺穿,我便雀跃地向身后两人宣布:爸爸回来了!今年的中秋依旧团圆。

每逢佳节,人们总是认真而隆重的对待,这不仅是千年流传的传统,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